——访天津市“大学生最喜爱的辅导员”吕静
吕静,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学生党总支副书记、团委副书记。曾获天津市优秀辅导员、天津市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天津大学优秀党员、天津大学优秀辅导员、天津大学邓研会优秀指导教师、天津大学优秀团干部等荣誉。日前,她在天津教育报刊社主办的天津市“大学生最喜爱的辅导员”评选活动中以最高票光荣当选为天津市“大学生最喜爱的辅导员”,受到天津市委常委、教卫工委书记陈超英等领导同志的接见。
“慈母”、“严父”、“良师”、“益友”、“法官”……天津大学机械学院的学生们喜欢用这些词语来形容他们的辅导员吕静老师。几年来,吕静老师以其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与宽和博爱的个人品质赢得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认可。
“要用我的心去感动学生的心”
许多人不知道,在天津市“大学生最喜爱的辅导员”这个眩目的光环背后,有着吕静老师太多的执着、坚持与爱心的无私付出。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千头万绪、冗繁复杂,常常一开始就搞得人焦头烂额、无从下手。但是她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用心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独特有效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用心去交流,交流,再交流”。
吕静老师说,当代大学生往往表现出强烈的独立精神和独特的个性,并且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而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一方面,不能失去教育的原则和宗旨,另一方面,要尽量尊重每一个个体,因材施教。
吕静老师特别注重学生干部培养。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她每两周都到学生活动室去开展“干部培训班”,每次都精心准备,培养学生干部具有大局观,及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每次7点开始,她都是提前10分钟到场,带着几个学生把活动室里摆上椅子,等着大家陆陆续续来“听课”,风雨无阻。
吕静老师还善于充分接触全体学生。她甚至在短短的一周之内,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连续召开了十一个班的班会。有一次学生们的热情很高,以至于讨论到深夜12点多她都没有察觉,回家时才发现自己竟被锁在学生公寓里了……正是这种畅通的交流渠道,使得她和学生们之间的关系日益亲近,信任感也同时增强。同学们有什么事情也都愿意在第一时间和她交流,许多事情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谈到和学生交流,吕静老师特别强调了一点,就是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他,引导他们认识自我,从而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而绝对不能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或者居高临下的说教,更不能代替学生做出决定。“你也许可以有三种选择……”、“你能试着自己分析一下吗?”这些都是她常用的话语。她认为,虽然大学生的思想有时难免有偏颇之处,但是引导他们自己做出选择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对于他们的成长意义重大。
吕老师的多变角色
“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她说,“学生们的认可,是对我最大的鼓舞。”为了更好的教导学生,她扮演了“慈母”“严父”“良师”“益友”“法官”“老板” 这几个角色。作为“慈母”,在生活细节上关爱学生。作为“严父”,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曾经有一个被她严厉管教过的所谓“不良分子”跑到办公室来表扬她,说她是最干实事的老师;作为“良师”,她很欣喜能在学生面临选择、遇到困难的时候,帮他们答疑解惑。作为“益友”,用心倾听和安慰学生。作为“法官 ”,做事公平,讲原则。为了特困生认定准确,下班以后去家访直到凌晨。作为“老板”,培养学生的职责意识,以便他们更顺利的适应社会。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传道必修德”,她时刻警醒自己要修养自身,把修养作为一生的课题。同时注意增长见识与拓宽胸怀,从而增强对事物判断的准确性和看待事物的包容心。一些听过她讲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同学提到:“吕老师讲课时全身心投入的态度深深打动了我们”。有的学生下课以后,折千纸鹤送给她,里面写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使她倍受鼓舞。她在学生眼里,就像慈母一样循循善诱。然而,她的课又是出了名的严格。她要求学生们上课要守时,听课要自律。她相信她的学生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她总是给他们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学生不要做什么或者是禁止做什么。她的这种教学方法,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被问及做学生工作的过程中有没有特别感动的事情的时候,她回忆说,最感动的就是不少学生喜欢发电子邮件给她,把她当作一个朋友对待,共同分享他们的快乐,倾诉他们心中的烦恼。即使再忙再累,她也会认真的逐封回复。面对思想上需要帮助的学生,她经常满怀深情的回复很长的信。她说,只要全心全意的热爱学生,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就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曾经有一位被她帮助过的学生在信中把她比喻成上帝派来守护自己的天使,提醒自己不要放弃。这种将心比心的做法,让她真正成为了学生的“知心朋友”。“当然,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她同时指出,“还是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促进他们的成长进步。”
关注“弱势群体”, 她在不断努力
在大学校园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要么在经济上有困难,要么在思想上有误区。面对这两种特殊的学生群体,吕静老师也有妙招。目前,她正在就有关帮扶困难学生的课题积极进行调研,旨在寻求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和途径。她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德育作用,利用一切机会,促使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科学合理的人生目标。她还十分注意挖掘困难学生的潜质,鼓励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积极探索学习。“我觉得在大学,学习成绩不是绝对第一位的,但是作为学生,首先学习成绩要合格。”她经常用“吾日三省吾身”来教育学生,让他们懂得自律自省并建立起科学的自我评价体系。
在实际的工作中,吕静老师针对个别特困生逃避现实,沉迷网络的问题,提出了“关怀——帮扶——自强”的解决方案。曾经有一个特困生因为经济条件不好思想压力大加之学习成绩差,产生了自卑和自闭的心理,平时几乎不和任何人来往,更谈不上沟通和交流了。在多次找他谈话但都没有找到他的情况下,吕静老师决定给他写信,并且是用手写,她希望他能在字里行间,体会到来自老师和学校的关怀和温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吕老师爱心的熏陶下,这名学生后来渐渐的认识清楚了自我的位置并认可了她,终于在一次长谈中这名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苦衷和在内心压抑了许久的话。“吕老师,你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她至今还记得这名学生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她觉得,被一个学生信任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她会尽全力去保护和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直到他们走出困境。
除了精神上的关怀之外,她还努力帮助特困生争取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和更加有效的资助。尽管自身经济条件有限,她还是多次慷慨解囊。“曾经有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需要做手术,而这个手术需要很多钱,我没有告诉他就把自己手头的1000块钱塞到他枕头底下去了。当时那里还有一些其他同学借给他的钱。我就觉得男孩子比较粗心,不会发现钱突然变多了,也不会发觉我放了钱。女孩子我就把她们叫到我的宿舍里给她们喂药,或者是亲手给她们做点儿饭吃,有时候天气冷了也会把自己的毛衣给她们穿。这样特困生心里就会感觉到外界的关爱会很温暖……”透过这段朴实的话语,我们深深感到吕老师对学生的奉献是无私的,对学生的关爱是如此的自然而又那么的博大,而仅用语言无法修饰这样的爱心奉献,似乎用什么样的词都无法准确充分地形容。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
谈及未来,吕静老师满怀信心。“学生面临选择了、遇到困难了,都会咨询我,征求我的意见,我也是倾尽毕生所学来给他们指导,也许我不能够帮助他们做出决定,但是我会帮他们分析,把我已有的经验给他们,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她表示,自己会不断总结经验,争取把下一届学生带的更好,更成功。同时她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在教育管理和心理学方面多做一些深入的研究,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