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河南 | 河北 | 山东 | 山西 | 广东 | 广西 | 湖南 | 湖北 | 福建 | 浙江 | 四川 | 重庆 | 申请地方频道
人物传记网 ——记录历史  传承文化
感动中国 | 人民公仆 | 人物访谈 | 社会名流 | 企业领袖 | 商界精英 | 地产骄子 | 海外赤子 | 艺苑奇葩
教坛名师 | 巾帼风采 | 律师在线 | 杏林名医 | 创业之星 | 时尚风云 | 明星专栏 | 专家学者 | 个人传记
本站新闻 | 专题报道 | 理事单位 | 作家专栏 | 家族史话 | 国学天空 | 企业文化 | 畅游天下 | 健康保健
  当前位置:人物传记网 ——记录历史 传承文化 > 商界精英 > 正文
吴树海:直挂云帆济沧海
来源:中国人物传记网  作者:伍伟娟  2011年05月16日 00:35

    他是新中国的孩子,虽没有经历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但却遭受了建国初期最艰苦岁月的洗礼,从小饿着肚子牵牛、放马、种田、耕地,因为交不上仅仅两块钱的学费,只读了三年书,就不得不辍学,从此浪迹天涯,笑傲江湖;

    他是横空出世的英雄,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置生死于不顾,只为打抱不平,书尽人生侠义;

    他曾躬耕于海南,笑对他人嘲笑,自比南阳卧龙,双肩挑日月,妙手理乾坤,吃尽万般苦,洞察千古情;

    他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成就海帆实业,终成商业骄子,搏浪扬帆尽展英雄伟志;

    他破釜沉舟、卧薪尝胆,以大无畏大智慧赢来乘长风、破万浪之时,一切为何?只为高挂云帆济沧海。天地可鉴心,日月可明志,众口可树碑;

    他登峰造极,畅游江河,乐山乐水;

    他喜读经书,爱藏字画,信善信佛;

    放牛娃?枭雄?企业家?慈善家?亦或收藏家还是佛信徒?
   
    我们疑惑,难求甚解!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何须定论?

    正如他的父亲,那个在文革时期被诬陷为“旧官吏”的右派分子,却是一位最真诚的共和国战士,曾经任职揭阳市邮电局局长的他,名为国民党官员,实则忍辱负重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为新中国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

    世人都晓苏东坡,鹅城最爱是坡公。“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知东坡者必谈吴复古。吴复古何许人也?吴复古,宋代隐逸高士,也是惠州西湖的开湖功臣之一,字子野,号远游(神宗所赐),翰林侍讲吴宗统之子,苏轼挚友。吴复古从小恬静而豪放,任侠好义,“急人缓已,忘其渴饥。道路是家,惟义是归”。一如苏轼所赞:“子昔少年时,气盖闾里侠。自言似剧孟,叩门知缓急。” 吴复古与苏轼的友谊验证了“江山也要文人扶”,成就了文化史上的一段千古佳话。

    他与吴复古又有何关系?他又是谁?读罢下文,您不但可以知道这些传奇人物,传奇故事,传奇历史,而且或许您还会获得人生的启迪。

 

    一、   三面红旗举,一辈功臣苦

 

    1949年10月1日,* 在天安门振臂一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东方睡狮终于在四万万同胞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醒了,从此中国人民告别了被军阀土匪外国列强蹂躏践踏的日子,翻身做主当上了新中国的主人。然而,众所周知,此时的中国已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新中国的百姓还没有来得及去掉身上的炮灰烟火,就立刻握上镰刀锄头投身到了同样轰轰烈烈的新中国建设当中。打仗苦,建设烂摊子一样的新中国同样苦。

    1950年,吴树海出生在汕头市一户贫苦人家,与当时大多数的同龄孩子一样,小小年纪的他就不得不像大人一样出工干活挣工分。但是,由于家庭成分不好,他的待遇还不如其他的孩子。牵牛、放马、种田、耕地,样样都做,可是,却往往饿肚子。因为辛苦劳动一天也只能挣半个工分,也就是1毛钱。当时共产党实行“政治评粮”的政策,政治成分不好的,哪怕做的工比别人多,分到的粮食却比成分好的人少一半不止。毫不夸张地说,吴树海一家人要做三天工才能吃公家一顿饭。

     “妈妈,为什么我们不能去吃饭?”面对这样不公平的政策,小小年纪的吴树海当然无法理解,只有满肚子的委屈。他觉得自己仿佛一生下来就与别人不一样,不但被别人欺负,还要饿肚子,但却不知道为什么。

    慈善的母亲含泪告诉他:“孩子,因为我们家成分不好!”

    “什么又叫成分不好?”孩子还是穷追不舍。可是母亲又怎能向一个还没有满8岁的小孩子解释“莫须有”的“成分”问题呢?虽然母亲未能回答自己的问题,但是吴树海已经在母亲泪光盈盈的双眸中读懂了世事的艰辛不平以及无奈,懂事孝顺的他仿佛一夜长大,为了不让母亲难过,他举起小手为母亲拭泪:“妈妈不哭!我不饿!等我长大了,我会赚钱养活您和爸爸的!”

    尽管语句尚显幼稚,但是流露的孝顺与真诚却足以让铁石心肠的汉子掉泪,这还只是一个未满8岁的孩子啊!而且他不但会说,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1958年,吴树海也从一个放牛娃长到了七八岁的学龄期。父母很想让他读书,而他自己也是非常喜欢读书,尽管家里还是非常贫困,但是,父母还是咬咬牙,紧紧裤带把聪慧早熟的儿子送进了学堂。别看平日里吴树海调皮捣蛋,但是一拿起课本,却如突然闯进青青菜园的牛,大口大口地咀嚼着文化的养分,成绩自是很好。但是,同年,中国很快在1957年反右风潮的背景下产生了足可以改变历史的新路线,那就是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高举“三面红旗”——“总路线”、“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设定“超英赶美”的时间表,空想着要以超前的建设速度把中国的经济搞上去,引导中国人民奔向共产主义。这样一来,好不容易有所好转的农业生产又被置之度外,全国上下掀起了浮夸风,所有人都盲目地饿着肚皮来建设所谓“工业现代化国家”,于是,砸锅拆窗,大炼钢铁。而以“人民公社”为首的地方百姓却早已饿得面黄饥瘦,在死亡的边缘等候救济粮的到来。然僧多粥少,很多人还没有等到救济粮就已经饿死了,这样的悲剧一天天在上演。在那个年代,因为国家把做点小买卖定义为“投机倒把”,甚至连在自留地上种上几棵南瓜,养上一只鸡都被当成“资本主义尾巴”割掉,老百姓只能靠天活命,等就救济过日,生活更加困苦。吴树海一家更是贫困,就连仅仅2块钱的学费也交不出,才读了3年书的吴树海不得不因贫困而辍学。

    辍学回家后,吴树海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父母劳作,以减轻他们的负担,12岁的他已然是一个有担当会思考的男子汉了。

    挣工分要饿肚子,等救济粮也无期,路在何方?

    虽年少然已在艰辛的人生中学会了顽强的吴树海选择了与命运抗争。

    “我不要出工了,从明天开始去卖菜赚钱!”终于有一天,他无比坚定地对家人说。

    “这可是投机倒把啊!被查到可是要被处分的……”

    “可是就算天天饿着肚皮出工,谁又可怜我们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救济粮又在哪里?难道等到饿死,他们才想到‘成分差’的人也要也要吃饭吗?”父母的规劝不战自败,因为事实也正如儿所讲,就让他放手一拼吧!

    第二天,吴树海没有出工,他第一次做起了卖菜的小生意。头脑聪明而又肯吃苦的他在一个盛产葱的地方,以3分钱一斤的价钱买下20多斤葱,然后又不辞辛苦走一、二十里山路把葱挑到另外一个缺葱的地方,以1斤葱换2斤地瓜的比例换回三、四十斤的地瓜回来,又转手以3分半钱的价格把地瓜卖掉,如此一天下来的买卖可以让他足赚1块有余,虽然稚嫩的肩膀已是红肿,脚板的水泡已成血泡,但是,一想到自己一天赚的比之前10天出工赚的还要多,小小少年心花怒放,顾不上脚底的血泡,一路飞奔着回家。可是,回家后却发现全家人正愁眉苦脸地坐在那里叹气。

    “怎么啦?是不是又有人欺负咱了?”吴树海来不及向家人汇报自己一天的收获,心急火燎地问道。

    原来,因为吴树海一人不上工,公社竟然要扣他全家人的工分,想到自己这次又连累了全家,吴树海又内疚又觉得气愤:“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可是,他哪里知道更残酷的还在后头呢!

    1966年,一场空前绝后荒谬绝伦的浩劫——文化大革命,正式粉墨登场。“四人帮”指鹿为马,黑白混淆,把之前为革命浴血奋战的一大批功臣当成“牛鬼蛇神”,当成* 右派一举打倒。他们假传圣旨,所谓的“最高指示”像晴天霹雳响遍中华大地,从此天下大乱,人人自危,草木皆兵。

    1969年,汕头兴平。海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陆地狂风乱舞,飞起满天沙。渔人难鱼,农人不农,为何?

    “砰砰恰……砰砰恰……”一阵锣鼓声震耳欲聋地在村间小巷响起,喧杂吵乱,直敲得人心忐忑,坐立不安。这可非喜乐,乃红卫兵抓右派以及* 分子时嚣张跋扈的字自吹自擂。但是,他们的张扬绝非虚张声势,因为在“最高指示”这把尚方宝剑的庇佑下,他们无往不惧,势在必得!
   
    “砰!砰!砰!”吴树海家的大门被粗暴地踢开了。

    “把这个* 分子,国民党的旧官吏给我抓起来!”为首的头头对着一屋子的男女老少指手划脚,目标锁定了老实巴交的父亲。母亲早已吓得说不出话来,目光里充满了恐惧。正年轻气盛的吴树海眼里喷出了愤怒的火花,眼看就要爆发惊天大战。

    此刻,面不改色的父亲主动地站出来,从容不迫地说:“你们找的是我,不关他们的事,我跟你们走吧!”说完,回头看着家人,虽没有出声,但是坚毅镇定的眼神却仿佛告诉亲人:“别怕,我没有做坏事,不会有事的,要忍耐!”最后的“忍耐”二字好像是专门为性格刚烈耿直的吴树海哥哥吴树深准备的。大家,彼此,心照不宣。

    父亲在吴树海的心中的地位,随着岁月的流逝,了解的深入,一点点变得伟大起来。小时候吴树海只知道父亲是老实巴交的一介书生,后来他才知道自己的父亲解放前竟是地下共产党,曾经打入敌人内部,任职国民政府时期的揭阳市邮政局局长,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革命牺牲精神为我们的党和人民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情报,为共和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当年的功臣如今却被命运捉弄,遭受着最不公平的待遇,不仅被日日批斗,天天劳改,还被关禁闭,不许和家人见面。而城门失火必殃及池鱼,一家人都被牵连,每天天还未亮,吴树海就必须去扫大街,一日复一日,如勾践卧薪尝胆,学韩信甘受跨下之辱,如此的坚忍只为保护母亲不再受更多的伤害。而以他自己的性格,必定是:士可杀,不可辱!然而,他永远记住了父亲意味深长的话:“我们相信自己没错,也相信上级中央,只怕上面不知道,只怕* 不知道,但是,不管怎样,一切都会过去的,到时,风会止,雨会停,太阳也一定会出来!”

    吴树海在外面扫大街默默无闻,父亲在拘留所里受尽折磨,依旧风骨傲然。这位建国功臣,这位学识渊博的文化人,哪怕身陷圄囵,还是诲人不倦,常常引经据典教育身边那些激情又无知的红卫兵,告诉他们千万不要助纣为虐,指鹿为马,公道自在人心。
   
    可是,这位可亲可敬的共和国战士直到死也没有等到平反,他含冤不含恨而逝,尽管一辈功臣没有倒在敌人炮火下,反被后人用“莫须有”的罪名击垮,情何以堪?但是,在他弥留之际却告诫子孙后代:“我们千万不要计较!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仍然相信乌云难避日!”父亲虚怀若谷的胸襟,让吴树海震撼不已,也深深影响了他的一生。父亲的话终究会灵验,但是,却晚了很多年,无情的时针已转至1979年,直到“四人帮”垮台,* 重新登上历史的舞台,宣布全国全面平反,吴树海父亲的冤情才被洗刷,斯人已去,盖棺定论,于个人意义不大,但是,于国于民,打倒“四人帮”,拨开云雾见青天却是多么欢欣鼓舞改写了历史的大事,从此,社会主义新中国才算走上了正轨,前途逐渐明朗起来。


    二、铁肩挑日月,妙手理乾坤

 

    20世纪70年代,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一大批知识青年纷纷从城市走向农村。当时从汕头下放了很多知识青年到惠州支农,其中有一些人是吴树海的老乡以及好友。当吴树海还在家乡饱受煎熬,拼搏无门时,他们就纷纷来信告诉吴树海:“与其坐守枯乡,不如放手一拼,来惠州吧,这里或许有你的出路!”

    当年历史上的惠州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为了有名的偷渡香港的跳板,特别是博罗石湾,更因毗邻香港而成为了众人偷渡香港首选。虽然偷渡是不允许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人们为生活所苦,找不到方向,更找不到出路,所以哪怕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放手一试,心比天高的吴树海自然动心,毫不犹豫前往惠州,时间正是1970年。但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几经周折,几经磨难,涛声依旧,山河依旧,人却依然无法安然成功过渡。命与愿违,何往?人生还要继续,吴树海并没有灰心丧气,他选择了立足于惠开创人生的天空,因为在这里,他决不是孤独的,与他同行的还有一大批兄弟挚友。

    为什么吴树海的人缘那么好呢?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热心侠义的人,用真心去交友,用赤忱去做人又怎会没有人喜欢爱戴呢?身无分文的吴树海心存重千金的情与义,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置生死于不顾。若无事实作证,或许您会说:“这样的话谁都会说,几人又可以真正做到肝胆相照,无私无求?”吴树海可以做到!为了帮一个朋友打抱不平,他完全没有顾及到自身利益,全力以赴,结果朋友没事了,他反倒被牵连被敌视,无法再在惠州继续呆下去。尽管如此,但是,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只要是对的,哪怕方法用错了,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他也毫不在乎。“大丈夫俯仰天地间,但求上能对天,下可面地,无愧我心,就可以无往不惧,誓不低头!

    “强龙也难斗地头蛇”,1979年,吴树海不得已离开惠州,辗转至海南,学起了南阳卧龙,躬耕播种。“晨兴理荒废,戴月荷锄归。”是吴树海最真实的生活写照,这个笑傲江湖的好汉,干起农活来也是一把好手,一个人负责5亩菜地,从翻耕播种,到浇水施肥;从幼芽初露,到翠色欲滴;从黄土一片,到瓜果满园,全出自他之勤劳妙手,30还不到的吴树海俨然成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

    “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0岁的吴树海血气方刚,正值壮年,干的活儿却是从古至今都被世人所鄙视的农活,浅薄的人自会嘲笑挑粪挖土的吴树海:“脸朝黄土背朝天能刨出个金凤凰么?!”

    “哈哈……,我肩挑的是日月,手理的是乾坤,还有比我做更大事的人吗?”吴树海不愠不恼,一笑而过。他心里所想的却是:“捡个金凤凰又有什么了不起,能用一世吗?大丈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就是那只潜伏在深山的凤凰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五年磨一剑。海南凛冽的海风吹黑了他的脸膛,锄头镰刀磨粗了他的双手,艰苦的环境锻炼出了他无与伦比的毅力,大自然的宁静大气造就了他大海般的胸怀,已经精通了农业十八般武艺的吴树海信心百倍,整装待发,想再回惠州创业,虽然当时的惠州还是一片荒凉贫瘠,但是,在吴树海的心中,惠州与吴家渊源深厚,不管之前在此成败与否,都无法割舍他对惠州情有独钟的心迹。在冥冥之中,他总是相信惠州会给他带来福气,而后来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到底惠州与吴有何渊源?当年他刚出茅庐,一搏惠州,不是以败退而潜耕海南告终吗?读者或许疑惑,但此乃后话,暂且不表。只道是:“败也惠州,成也惠州。”

    1984年,吴树海吉祥如意的一年。吴树海刚种下事业的种子,这些种子便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势不可挡!很快鲜花初绽,虽未如火如荼,但却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让人浮想连翩:百花争艳后必是硕果累累。“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吴树海在海南辛勤劳作5年累积下来的钱,以及农业技术和种植经验终于派上用场。他可以说是一个最优秀也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员,不但深谙蔬果种植之术,还会圈塘养鱼围地养猪,单单只会多做勤做不算厉害,厉害的是他竟然可以利用生物链的关系自然地把林农渔畜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人家是一枝独秀,他是春色满园,全面开花:畜养牲禽可以制造肥料,肥料可以用来浇菜养果,瓜果又可以喂养牲禽,不亦乐乎!种水稻可以放养鱼苗,水养了鱼,鱼肥沃了水,水稻丰收之时,稻谷垂,鱼儿肥,不亦乐乎!20世纪80年代,吴树海就有这样超前先进理念与思想,成功是无疑的,他用勤劳与智慧捧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看到吴树海与泥巴打交道种得了金瓜银果,惠州的本地人直看得眼红心跳,很快,一大批人跟风逐浪,一窝蜂地栽种荔枝龙眼,种田养鱼。可是,聪明的吴树海此刻却已经急流勇退,见好就收了。因为他最清楚物以稀为贵,供过于求时市场必衰,眼前最紧要的是寻找新的供不应求的“蛋糕”。

    目光似剑,剑无虚发。目标很快锁定,利剑出鞘贵在一个“快”字,谁快谁得先机,得先机者得胜利。1989年,吴树海在惠城区首家注册废品回收公司,抢先入主惠州废品行业,从此如春雷唤醒大地,惠州的回收市场在吴树海的妙手调度下繁荣稳定地发展至今。

    废品回收即是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于国于民,都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然而,在经济刚刚起步的20世纪90年代初,一般人的思想尚未完善,素质还没提高,自然无法透视“破铜烂铁”背后可观的经济利益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在吴树海刚把扶不上大雅之堂的“泥腿子工程”做的有声有色,如火如荼之时,让民众大跌眼镜的是这个群众眼中的农民英雄,竟然放弃了如日中天,人人艳羡的农业生产,转而又去弄那些个“破铜烂铁废纸旧皮”的低档子事,他们实在不解,以为吴树海必定是吃错药了。可是,吴树海没有吃错药,只是一般人的思维跟不上他的步伐而已。因为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此这个世界才会既有那么多碌碌无为的庸才,又有屈指可数鹤立鸡群独领风骚的天才。

    从流言蜚语中一路走来,从万事开头难,踽踽独行,到风生水起,众星捧月,吴树海的脚步从来都是如此从容淡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自信豁达书写着自己对人生对事业的追求与信仰,不管他最终有没有成功,他都可以说是一位幸福的人,只有懂得看风景的人才会懂得享受人生奋斗的过程,而结果也往往是水到渠成,不会让他们失望。吴树海成功了,他的废品事业越做越大,遍及整个惠州乃至广东全省。企业做大了,就必须转型。1995年,吴树海正式成立海帆实业有限公司。“海帆”二字取扬帆驰骋商海之意,又暗合潮人身份,潮汕儿女一生与海结缘,离不开海,海给了他们富饶的资源,也教会了他们用大海一样的胸怀去思考,去包容,去奋斗,涛声不止,浪不平,奋斗不已。潮人永远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立于风口,站于浪尖,握着扬帆的舵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很快,海帆实业迅速发芽开枝,遍及博罗石湾乃至中山,大小企业方兴未艾,惠环的医疗器械进出口有限公司也已是如日中天。以当时的经济实力以及人员的配置标准来衡量的话,吴树海完全有实力成立集团公司,然后再进一步垄断整个惠州乃至全省的废品市场。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很多人包括他的老下属老朋友都问他为什么不乘胜追击,扬名立望,财势兼收。是的,为什么?他开创事业不就是图今天的辉煌腾达吗?他扩展公司不也是为多赚钱牟利吗?难道另有隐情?还是他正运筹帷幄,想决胜千里之外,另有高招?到底为何?请看下回分解。

 

    三、经济只为根,善心才是本

 

    小时候,母亲告诉我:“要与人为善,救他人就是救自己。”

    小时候,父亲跟我讲:“要诚信待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我身无分文的时候,依旧会为了朋友而两肋插刀,打报不平,全力以赴,因为母亲告诉了我人穷爱不穷,无论贫穷富有,都要记得有一双可以自救救人的手;
   
    我辉煌腾达的时候,仍然记得我是穷人家的孩子,从小挨冻受饿,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但是父亲不仅教会了我知耻而后勇,而且还教导我一定要饮水思源,以德报怨,我的手更多的要伸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树海,家乡人想要重建妈祖庙,你能出点钱资助一下吗?”乡亲开口了。

    “有何不可?妈祖是我们潮汕人的保护女神,修建妈祖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我出一点绵薄之力吧!”吴树海立刻捐资了一点钱——拿出100万重建妈祖庙!

    2000年,吴树海衣锦还乡的情景正如贺知章的诗所叙:“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想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看到家乡还有那么多穿得破破烂烂的小孩子,衣不御寒,食不果腹,就像当年的自己,吴树海禁不住潸然泪下,他义不容辞地作了一个计划,那就是从2000年开始,每年春节前夕,自己掏钱买米买油送给家乡仍旧贫困的乡亲,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好年。他送米可不是几十斤,几百斤,几千斤的做做样子,而是实实在在地送上几吨几十吨的大米和食油,平均每年都在50吨以上,年年如此,至今已有6个春秋。曾经有过一年,吴树海因为扩展企业,一时无法及时抽调资金用来买救济的米油,下属劝吴树海说:“今年是事业扩展的关键时刻,要不送资助粮一事今年暂且停一年?”

    “事业很重要,但是,这件事更重要,没有活动资金买粮,就先以公司名义赊帐买下来,一斤都不能少!”吴树海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下属不禁为总经理的情深义重而感慨万分: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除了资助乡亲物质粮食以外,吴树海更加不会忘记为他们精神家园添砖加瓦,给他们致富之门铺路。近年来为家乡修建学校的资金就超过了100多万,为家乡及外地修路捐赠了60多万元。吴树海用爱心栽种着慈善之花,花开不败!同时,他的名气也因“无心插柳柳成荫”而响遍家乡,家乡的人奔走相告:“吴家的孩子树海在惠州辉煌腾达啦!他可是个不忘本的好孩子,像他爹娘一样热心肠,谁去找他,他就会帮谁呢!”于是,很多来惠发展的乡亲,只要遇到了困难,都会欣然前往寻找吴树海帮忙。而吴树海都是有求必应,在他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因人而异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让没有工作的人找到适合且胜任的工作;让一直无法顺利入学的乡亲子女顺利入读惠州本土的学校;让有本事想创业于惠州却苦于无门的年轻人找到切入口……吴树海就是他们的兄长,就是他们的领路灯,就是他们的亲人,就是那一股吹得暖人心,助得了乡亲事业一臂之力的东风!他用诚心诚意真正意义上帮助他们,而不是同情与施舍!这样自然让接受他帮助的乡亲倍感重视尊重以及真诚,欣然接受的同时还会虚心地向他学习,然后自强自立起来,这也是吴树海助人为乐的初衷。“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吴树海可以如此欣慰地告诉我们:“我的乡亲,我的下属,有一些都已经拥有了超亿的资产,大多数都是事业有成。江山代有才人出,世上新人赶旧人!哈哈……”大有当年乃父之博大胸襟!

    经历了上次赊帐事件之后,本淡薄金钱名利的吴树海突然有了一种新的使命感:“要想更多更好的帮助他人,没有物质基础是万万不行的,以后一定要加倍努力做好事业,有了经济的根深蒂固,才有行善之本的游刃有余。”这就是吴树海的金钱观,事业观,以及人生观!现在或许读者对之前吴树海既建海帆实业,壮大事业之根,又低调行事,无心于造声作势有了真正的了解:他这是用心良苦地经营着自己独特的“根本”之道——经济只为根,善心才是本啊!

    数不尽吴树海的义行善举有多少,只知他挥金如土不为红颜为苍生,视金钱如粪土,拿情义值千金。无论是故乡还是惠州,他一视同仁,从不厚此薄彼。无论与己无关的南坛小学,还是毗邻自家宅邸的古塘坳小学,都有他无私的捐助;无论是自己的小孩,还是收养的小孩,他都视为掌上明珠。“勿以善小而不为”,大到捐资数百万,小到个人冷暖,吴树海事无巨细,只要别人需要,他亲力亲为。2006年1月5日,闻知乡亲吴纯娟的丈夫在惠州啤酒厂附近路段遭遇车祸,吴树海立即带领一众在惠乡亲前往救援,但是不幸抢救无效,很快身亡。吴树海又出钱出力,从处理后事到安顿好家属,他不遗余力办理的妥妥当当,当地干部群众为他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所感动,死者家属自是感激涕零,写信给吴树海说一定要报答他,吴树海的回答是:“望报之人不施恩,施恩之人不图报。”

    母亲也是非常支持吴树海的慈善事业,但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儿子有多大多强,父母的关心担心依旧。有一次,母亲忍不住劝他道:“儿啊,开源节流,虽有源头活水,若不懂得节流,涛涛黄河也有干枯的时候,要省着点花,为自己多留一点钱,总不会有错!”

    吴树海非常孝顺地倾听完慈母的话,竟莞尔一笑,顽皮地反问母亲道:“妈妈,我是不是你生的?”

    “为什么这么问?”母亲乔装愠怒道。

    “我只是想问问妈妈您在生我的时候有没有从我身上发现金呀银的?”吴树海不改孩时的调皮继续微笑着反问母亲。

    “当然没有!有的话你小时候就不会那么苦啦!”母亲不知有诈,眼角竟闪现泪光,往事不堪回首啊,正是因为这孩子小时候太苦了,所以才希望他以后永远不要再苦。

    “那就对啦,金钱名利生没有带来,死也带不去,留着有什么用,不如花在需要它的人身上,才有了价值,妈妈,您说呢?”

    母亲自是语塞,但是,欣慰的眼神却透露出了她心里的秘密:“多么像他父亲啊,有这样豁达善良的好儿子真是吴家的骄傲!”
   
    虎父焉有犬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历史才会进步。吴树海的儿女也个个是人中龙凤,大儿已经开始创业,但是,创业的基金却不是吴树海无偿提供的,而是借贷之款,若没有在5年内及时还款,还要收取一定的利息费用,竟有这样的父亲,舍得把钱成百万的无偿捐助,却不肯拿出基金给自己的子女创业,是不可理喻还是开明先进?时间自会证明一切。第二个儿子现在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明年就要毕业了,这可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孩子,曾经是国内几项武术比赛冠军得主,其他的孩子和他收养的孩子还小,正在父爱如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期待更多的奇迹与传奇在他们身上延续。

    讲述了那么多有关吴树海救人济世的故事,我相信大家对这位出生寒门终成富贾的企业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正如笔者本人一样,若非亲临吴府,亲见吴树海,我们或许都以为他苦尽甘来,现在既如此有钱又豪爽大方如斯,过的日子必是锦衣玉食,住的必是豪宅大院,奢华显耀,让世人艳羡。然而,我错了。

    那一天,应约采访他,他让我们上午10点在他家准时等候。我们达到后,出乎意料地发现吴树海的住所是如此偏僻,没有一丝奢华,完全可以说简陋,一座低矮的两层建筑坐落在古塘坳小学旁,朴实无华的外观让我们实在无法想象这就是传说中大富翁的家邸。但是,斯是陋室,唯吴德馨,又有何不可?记者的眼光总非世俗,虽还未见吴树海,我们已然叹服于他的与众不同,这或许就是他淡薄明志,宁静致远的心境使然吧!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此句用于斯景斯情,倒是恰到好处。因为,经过一番兜兜转转,好不容易寻找到吴家的我们,一进门却以为误入禅房,因为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佛相香烛草蒲以及一切佛院里可能存在的法宝。

    沿着仄仄弯弯的窄楼梯登上二楼,才算离开佛寺入人间。二楼明显是起居室。四下打量:虽窄小而不局促,虽简陋而存高雅,台面有清茶,墙上有名画,浑然天成的平和自然之美,让见惯了富丽堂皇装修的我们有了清新的感觉。由惊讶到惊叹,由迷惑不解到醍醐灌顶,再由豁然开朗到肃然起敬:原来对他人豪爽大方慷慨的吴树海待自己的心竟是如此清明如许,宛若清水之芙蓉,自然朴素,清新高雅。

    10点已过10分,吴树海才回住所,笔者看到他一身唐装,怀挂佛珠,俨然有了佛的氤氲气象。非以貌取人!不是他的外表迷惑了我们,而是他稳健的步伐,祥和肃静的仪态让我们看到了传说中商业骄子的另一面。

    “很抱歉!刚从博罗回来,本计算好了10点准时到达,不料路上竟塞了整整10分钟的车。”他向我们致歉并解释迟到的原由。习惯了等人的我们没有想到官场那句俗语:“官越大,越平易近人,越没有架子”在商场也同样适应,见惯了不可一世所谓“暴发户”的我们深受感动,为他的尊重重视,为他的“抱歉”二字!他的形象并没有因低头而变得卑微,反而更加光辉高大起来。何为君子?此为君子!

    如果没有这次会谈,我们不会知道这个鲜为人知的美好秘密,我们不会明白之前所说惠州与吴树海其实有着深厚的渊源到底是指什么,我们更加不会知道原来商人也是有着高雅爱好的名字名画收藏家,然而当您看完这段文字,或许谜底已经水落石出,您会知道什么是佛家所云的因果奇缘。

    原来吴树海竟是惠州名人吴复古的嫡系子孙。这样一来,他爱山乐水,纵情于大自然与文学字画的高雅情怀也就不足为怪了。当其他人沉迷在声色犬马的娱乐场所里靡靡不振时,吴君在哪里呢?

    “巍巍青山留我踪,悠悠碧水过我影。”

    原来他正登高山,涉碧水,不亦乐乎!别人去到澳门时急着找的是赌场,而吴树海急着找的竟是游泳池。就连寒风凛冽的冬天,我们也可以在红花湖里见到他矫健的身影,怎样的精神与毅力,实在让某些人汗颜。那个“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 就是他的榜样,听说几年前的吴君甚至还可以一字不漏地背诵《* 选集》,这要是在文革期或许不算新鲜,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却实属不易。这与他坚持不断地刻苦自学是分不开的,每天晚上他都要读许久书,方能就寝。从古至今,天文地理,政治经济,他无不涉及。

    说到收藏字画,他绝不是附庸风雅,而是从骨子里热爱,祖先的灵气一直在他的傲骨里弥漫呢!他收精纳粹,汲取名家墨宝。离我们久远一点的李苦禅的真迹,董其昌的墨宝,甚至大军阀曹锟的题词,他都有;当代名书画家文怀沙亲自赠送给他的墨宝就多达30多副,启功也是他的挚友,常有墨宝相赠。富人常有,斥巨资收购名家字画装风雅或牟利的“暴发户”也有,但是,能让清高的文人墨客主动“投怀送抱”的人却真罕有,若非自身真正的高贵与真诚打动了他们的心,他们又怎么会以字画会友,唱响《高山流水》之知音谱?很可贵,吴树海就是如斯罕见者中的其中一位,他的真心热爱与真性情让他同其他的商人完全区辨出来,此刻的他就是另外一个吴复古,值得像苏轼这样的大文豪倾心置腹。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当我们的访谈已至尾声时,年轻的我还有点意犹未尽,竟如痴如醉,为有着如此艰辛不平往事的吴家少年而难过唏嘘,为奋发图强终成正果的企业家而倾佩不已,为心善如佛高雅如斯的居士而由衷敬叹,感谢这次采访,感谢您——吴树海先生,有幸倾听到您传奇一生的故事,作为后辈的我学到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做人的道理。

    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弹指一瞬间,成败与否,关键在于自己主观的心态与努力,您如果不努力,哪怕就是名人贵族之子,也可以变得平庸无为;您如果肯奋斗,哪怕出生再怎样卑微困苦,也会有出头之日。而人生的意义,不是为自己赚得功名利禄,而是用自己的努力换来对他人对社会的无私帮助,这样,人的价值才会在付出中升华,在升华的人格中找到最真的幸福。吴树海先生用他一生的传奇故事教会了有缘有幸的我如何做人,感激的我如何报答这份教诲之恩,唯有用心写下此文,以文报师恩,让更多的读者找到属于自己人生的幸福与价值,那么自认为吴树海学生的我,也就为快乐分享而快乐加倍了。相信我,读罢此文,您一定可以找到很多您一生可以受用的东西。而在结束本文之前,我谨祝福“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吴树海君安康吉祥如意,事业亨通,那将是更多民众之福、也是社会之福,让我们一起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访惠州市海帆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树海先生

 

 

 
   更多相关
    付松山:山高人为峰
    刘强东:我是个有趣简单和透明的
    花家碧:勇气、诚信与坚持
    依酷狼,一个牛仔品牌的成长故事
    宋卫平:浪漫赌徒的离场
    林世铿:从苦力到亿万富商
    吴桂周:萍踪粤影踏千重 砥柱人
    黄怒波:商人赌未来企业家改变未
    余进:不经历风雨 怎能见彩虹
    薛宴军:有梦好飞翔
   特别推荐
许又岚:鲲鹏展翅九万里
许又岚:鲲鹏展翅九万里
陈景河:黄金山上撰写黄金人生
陈景河:黄金山上撰写黄金人生
魏伟伟:甜蜜鸟背后的故事
魏伟伟:甜蜜鸟背后的故事
王子耀:悬壶济世为苍生
王子耀:悬壶济世为苍生
陈爱娟:一棵会开花的树
陈爱娟:一棵会开花的树
   特别策划·专题报道
· 华为的秘密:为何整个世界都怕它?
· 在商学院里到底学什么?
· 禹晋永: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生存“忽
· 解密“淘宝式”经典骗局:以假乱真 会
· 苏芩:33岁剩女十年悲催相亲史
· 环球时报:反制日本“购岛”应立即行动
· A股上市家族企业TOP100:新希望三一比
· 神秘富豪张志熔发家史:国企高管带来巨
· 十年来那些被资本“逼宫”挤走的企业创
· 罗援:只要是中共在执政 美国就不会放
   热点人物
· 李国平:飞翔的光电神鹰
· 邹锡昌:“三心”成就地产英雄
· 孙鹏程——中国PPS领航者
· 梁伯强:在指尖上成就霸业
· 冯军: 他来自中关村
· 丁志忠:学出来的鞋王
· 王均金:临危受命演绎造富神话
· 马云:十年来的忽悠精神
· 施学顺:智与善的融汇 商与哲的交辉
· 吴树海:直挂云帆济沧海
   推荐人物
· 林春蓝:解读天下第一经卷
· 李国平:飞翔的光电神鹰
· 王 石:打造千亿万科背后的取舍之道
· 郭广昌:实践中的梦想家
· 硬汉李幼斌的“另一半” ——史兰芽
· 杨钊:做慈善要让人知道
· 林峰:从电视转战电影是眼前的高峰
· 熊乃瑾:女人的媚是让人幻想的
· 俏江南失色:家族餐饮企业的困境
· 钟庆明:冠军心 力臻美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本站文章或资料,敬请注明:来源中国人物传记网,并署上文章作者的名字!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资料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归原作者或其他合法者所有。如内容涉及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本站,将尽快处理!
本站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关于本站 | 分支机构 | 投稿须知 | 代写文章 | 加盟合作 | 书籍出版 |
联系电话:015102060385 投诉:013802424218  电子邮箱:chinarwzj@126.com QQ:865676504
中国人物传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5 Chinarwz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2031299号 技术支持:广州市源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