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蓝予的书,我在书中划了许多杠杠,撷取几段如下:
姑妈的家让儿时的我时常向往,因为那里有许多好吃的等着我们这些小馋猫,还有好多好玩的地方,鱼塘、树林、田间小路……走在乡村阡陌间,仿佛听见骨头苏醒的响声,情不自禁伸伸胳膊踢踢腿。(《去乡下姑妈家》)
故乡,背离你的岁月都是流浪,因为我把所有的日子放牧给另一片天空和另一个太阳。离开家乡一晃就是二十年。最初在凄冷的异乡,我像浮萍一样在尘世中浮沉,为了一些徒劳的跋涉,我的双腿已经疲惫。我的灵魂渴望着栖息,渴望回到我童年神圣的故土,然后粗声大气地说着家乡话。(《家乡话》)
我期盼着能够有时间常常回到故乡,踏进曾经给过我踏实和温暖的家园。我要好好亲一亲那青翠不老的阳明山,看一看那奔流不息的湘江……(《八次搬家》)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觉得故乡像一条清流潺潺的小溪,不时地在心田里流淌着,故乡好似高悬在天边的月亮,抬起头来就可以望着,却没办法抵达它的身边……我知道,不管故乡如何变化,在我心里,它永远是我心灵的故乡。(《心灵的故乡》)
记得小时候我和弟弟最盼望的,也就是跟随父母去赶集。总是天刚蒙蒙亮,年轻勤劳的父母就挑着柴、提着鸡蛋筐,并牵着我们姐弟俩去华灯镇赶闹市了。当那些柴和鸡蛋都换成了年货时,夜色就降临了。于是,细心的母亲点上早已准备好的葵花杆,高高地举着,把这条娘家路照得通亮。父亲用空箩筐一头挑着我,另一头就挑着弟弟,然后边走边与母亲聊着今天赶市的好收获。每次走到家时,玩了一整天的我们早在箩筐中荡荡悠悠地睡着了。(《娘家路》)
每逢故乡来人,我总是处于兴奋中。故乡的人物和景致如画卷般展开,我既在画中,又在画外,所有亲历的故事都会飘散着淡淡的温馨。(《小小打字员》)
——显然,我的杠杠划得太多了。那些杠杠像栅栏,栅栏里春色满园。
蓝予现居深圳,永州是她的故乡。孔雀东南飞,作为一只美丽的“孔雀”,她的羽毛依然显耀着家乡的风光、风景。在深圳,她用优美的散文为家乡开屏,为读者开屏。
蓝予已写了四本书,分别是《心灵的故乡》、《转身回眸》、《人与动物的距离》、《得闲来叹茶》。其中前两本书直接写故乡、写永州。故乡在蓝予的心灵中,是温馨、温暖的湖水与火焰。
蓝予的散文感情真挚,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郁,笔墨简练、优美,融乡村回忆与都市情调于一体,融情感与哲思于一体,读来是一种美的享受,怡人心怀,启人心智。读蓝予的散文,我们可感受到故乡的亲切、生活的魅力、亲情的宝贵、友谊的珍重、人生的瑰丽。
且看蓝予写父亲——
说句心里话,从小吃老爸炒的菜长大,刚刚到深圳上班还挺不习惯的。记得那年,我刚怀上培儿时,胃口相当差,简直是吃什么吐什么,人一下子瘦了七、八斤。突然间,特别想吃老爸炒的菜。在那个特殊时期,我们的嘴馋得厉害,一想到这点,好像每天都在咽口水,对其它的东西根本不感兴趣了。由于吃不下东西,上班也是萎靡不振。有一次,与远在湖南的父母通电话时,我忍不住透露了想吃老爸炒的菜的念头。那时,老爸还未退休,正是单位的骨干力量。我做梦也没想到,通完电话的第三天,老爸在安排好家里和单位的事后,马上连夜搭上火车奔向深圳,足足坐了一夜的火车到广州,然后又转乘去宝安的高速大巴,一到我的宿舍,顾不上喝一口水,就马不停蹄地去市场买菜。就这样,整整一周,我一下班就能美滋滋地吃上老爸为我做的我最爱吃的饭菜。一周下来,我竟然胖了好几斤呢。当老爸假期结束,准备回湖南时,由于怀孕在身,我没能送他上火车,只站在宿舍门口与老爸挥手道别,这时的我泪流满面,我知道那是感谢和不舍的眼泪。
且看蓝予写母亲——
我第一次离开父母的身边,开始了我的寄读生涯。当时龚家坪中学的条件相当差,既没有电灯照明,用的是落后汽灯;又没有自来水,用水都得到几里以外的井里挑水。而所谓的寝室是一座破庙改建,阴森森的。每到晚上,我总是躲在被子里哭,心中升起一种怨恨,恨妈妈如此狠心地送我到这穷山沟来受苦。妈妈不常来看我,也难得写上一封信,每个月托些亲戚到学校来送一些生活用品之类的东西。那时的我有种被远远抛弃的感觉,认为母亲根本不爱我。也许是逆反心里,我开始变得很倔强,性格慢慢古怪起来,对母亲的生疏和淡漠日益加深。我从不向妈妈写信汇报学习情况,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拼命埋头苦读,希望以后考上大学远走高飞,离开家,离开父母。直到有一天,母亲做的一件事,让我终于明白母爱的真正含义。
那是秋末的一天,温度陡然下降,我为晚上没有棉被盖而犯愁,妈妈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托人送过冬的物品来了。晚饭后,我抱着一丝希望来到汽车站,站在小山坡上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用一双渴望的大眼睛搜索着来来往往的汽车。当我将末班车的最后一个乘客仔细“筛过”,我心中彻底失望了,不由黯然泪下。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抹着眼泪回到教室,整个晚自习我都傻呆呆地坐着。晚自习结束后,我无精打采地向寝室走去,只见寝室门口站着一个人,旁边还放着一个包裹。我定睛一看,是妈妈!心中一阵狂喜,恨不得冲上去拥抱妈妈。可我却没有这样做,只是生硬地从牙缝中挤出一声“妈”,脸上完全是副冷冰冰的模样。妈妈见我回来了,马上高兴地迎上来一把抓住我的手说:“萍儿,让妈妈好好看看,哦,瘦多了。萍儿,最近学习怎样……”我沉默不语,心里认为妈妈做的一切都是假心假意。妈妈一进屋就忙乎着帮我铺床、整理房间、打扫卫生。这时的我犹如一只呆鹅,根本没有女儿家在父母膝下呈现的娇言软语,只要有厚厚的、暖暖的棉被盖,我便酣然入梦乡了。
妈妈什么时候睡的,我一点也不知道,一觉醒来,妈妈早已乘着早班车回了冷水滩市。床边放了一张留言条:“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看完后我顺手扔了一边。过了不久,从一亲戚口中得知,上次妈妈迟迟没来看我,是因为正赶上小弟弟的脚被单车撞伤住进了医院,父亲出差还没有回来,妈妈几乎天天到医院去照顾小弟弟。那天好不容易安排好家中的一切,便急忙从冷水滩市乘火车到祁阳县,这时夜色已暗,加之当时去龚家坪中学的车相当少,妈妈没能赶上末班车,她担心我受冻,硬是一个人迎着寒风背着被子,从祁阳绕着山路整整步行了20多公里,走了几个小时才到龚家坪……听着听着,我羞愧地痛哭起来,恨不得狠狠地扇自己一个耳光。在博大的母爱面前,我显得多么渺小,多么的不懂事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蓝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诠释父爱母爱、讴歌父爱母爱。质朴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一颗感恩的心。读至此,我热泪潸然。因为,这样的文字深深地触动了我,打动了我。因为,这样的文字唤起了我对父亲母亲的许多回忆。
思乡是文学的重要母题,古今名篇佳作不胜枚举。李白出川远游,千万里之外仍觉得船边的水还是来自家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在诗人的情感世界里,水中流淌的是绵绵乡情。苏轼是四川人,在镇江咏长江,也说是“我家江水”,乡关之思萦绕心头。新时代,城市化进程孕育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乡文学,也涌现了许多优秀作品。蓝予是二十一世纪思乡文学的辛勤耕耘者。故乡的人物、山水、美食、民俗,在蓝予笔下如画卷、如诗意般展开。萍岛、阳明山、九嶷山、江华瑶寨、柳子庙、女书、永州血鸭、东安鸡等等。还有永州历史人物怀素、柳宗元、周敦颐、何绍基、李达、陶铸等等,蓝予一一涉笔。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他乡游子,故乡情怀。蓝予向我们呈现的是一个美丽的故乡、心灵的故乡。她是把故乡捧在心口、放在心尖上来感悟的。蓝予的思乡散文数量多,质量高,值得关注。
故乡,这个当初离开的地方,一直是蓝予最深的依恋和牵挂。蓝予将这种对故土很深的情感,延伸到亲人、一师一友以及在异乡陪伴自己走过逆境、顺境,一同感受苦喜悲欢的朋友们。她说,流年似水,唯有爱能穿过时间的长廊,陪我们历尽沧桑。因此,在蓝予的笔下,对故乡、对往事的温馨追忆中始终洋溢着感恩和祝福。
著名女作家毕淑敏在《我所喜爱的女性》中说:我喜欢爱花的女性;我喜欢眼神乐于直视他人的女性;我喜欢到了时候就恋爱、到了时候就生子的女人,恰似一株按照节气拔节分蘖结粒的麦子;我喜欢会做饭的女人,这是从远古传下来的手艺;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我喜欢深存感恩之心又独自远行的女人。文如其人,读蓝予的书,读蓝予的散文,我们觉得蓝予就是毕淑敏所言那种优雅、知性、让人喜爱的女性。亚太区知名企业教练、正向心理学咨询专家陈郁敏在《涟漪词》一书中提出了“涟漪人”的概念。所谓“涟漪人”,就是使用正向思考来维持正面与愉快的情绪,产生个人内在的涟漪,进而将快乐传递,创造外在的涟漪,相信能够改变自己,也能影响世界,因为“善的涟漪没有疆界”。读《涟漪词》,读蓝予,我情不自禁地把蓝予与“涟漪人”划上等号。蓝予的散文,是文苑芳葩,也是善的涟漪,给我们正能量。蓝予说;“我一直这样认为,亲戚是父母给我们找来的朋友,而朋友是我们给自己找来的亲人。”看,言为心声,这不正是一曲善的涟漪吗?
蓝予的朋友罗小莹撰文说“蓝予如水”。老子说,上善若水。美丽、善良、聪慧的蓝予,情思如水写故乡。我这名蓝予故乡的读者,用潇湘水云捎去对她美好的祝福和祝愿!
2013年元月6日,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