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会诊的该院ICU主任、心脏中心副主任张敏州教授赶回ICU楼层后,我们随他换上ICU专用的工作服,参观了布局合理讲究、让人感觉宽敞舒适的中医院ICU病房。
“宽敞舒适”常常能迷惑人的双眼,让我们忘记了这个表面看似平和的病区,实质是一个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擂台。
ICU示教室的一角,不过2平方米的地方,大概是用胶合木板简单地圈隔了一下的“房间”,据张敏州自己说,这就是他办公的地方。
“没别的办公室了,这么宽的楼层?”记者持怀疑态度。
“没有了,就这里。”不苟言笑的张敏州嘴角有了丝笑意。“我们无所谓,为的是尽量把空间留给患者。”
就在这间“斗室”旁,我们开始了对张敏州的采访。
人生的两次转轨
张敏州头顶上有一连串光环,身上还有一连串头衔(见简介),但其最直接的职务除了ICU主任外,就是还担当着心脏中心的副主任一职。其实,这位已蜚声业界的教授是“半路出家”投奔中医的,1976-1997年,他在中山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工作,曾任大内科副主任,1997年调入广东省中医院。然而,1976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的他,在中山二院先从心内科做起,踏踏实实的工作、打基础。
在他的医疗人生旅程中,有两次颇有些剧情色彩的重大转轨!
说起人生的第一次转轨,张敏州至今难以释怀:“1984年,我还在中山二院急诊科做医生。我的父亲突发心肌梗死,是我亲手把父亲接到医院,但受当时救治设备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无论怎么抢救,父亲的心脏还是很快就停止了跳动。他是在我的手上,是由于我的无能为力而去世的。我觉得我悲痛悔恨的心情,是任何一个做儿子的都无法比拟的。”
他说:“我觉得心肌梗死这个病实在太可怕了,给许多家庭,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所以我当即立志:一定要做一个心脏科医生,凭我的所能,去救治千百个像我父亲那样的病人!之后,我就转攻心血管病专业,参加导管和起搏器手术。1990年后被公派到日本留学,研修介入性心脏病学,92年学成回国后正式开展手术。我就这样,从一个内科大夫,走上了心内科的大舞台。”
张敏州是在国内较早开展人工心脏起搏和心脏介入工作的医生之一。这样一位纯粹科班出身的西医,如今却是全国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的徒弟,担任着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常委、内科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团体的职务。
张敏州第二次人生转轨,缘自一台院际之间的会诊手术。
1997年7月,广东省中医院接诊了一位40多岁的女患者,当时病人心跳缓慢,每分钟才30--40次。“病人就像一条纽带,是这位女患者,把我带到了这个医院。”那次会诊的情景,张敏州依然记忆犹新。“我从中山二院过来,会诊后确认病人要装心脏起博器。可是做这种手术,省中医院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有人提出要将病人转到省人民医院或中山二院。我看了看这里的手术条件,说由我主刀,完全可以在你们这里做。院长十分支持,很多人很关注我这个手术,就想看看我的手术技巧,还要看我到底是个实干家还是个空谈者。在中山二院我在大内科负责医疗工作,这次手术我是一边做,一边教。手术成功结束后,吕玉波院长立即见我,说省中医院很希望也能开展类似手术,希望能尽快把我调过来。医院领导的诚邀,让我下定了决心。7月中旬来做的手术,8月1日我就来报到,正式成为了广东省中医院的一员。”
张敏州的故事引人至胜。“离开中山二院时,很多人都觉得可惜。当时包括我的家人、同事和朋友,没人支持我过来,说我舍弃了很好的发展前景。可我相信我的实力,相信‘树挪死,人挪活’的古训。我觉得机遇稍纵即逝,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中山二院是个全国名院,那里人才济济。而省中医院却是另一番天地,换一个环境,可能就是一个机遇,把握得好,发展的空间就更大。在当时来讲,西医是省中医院的弱项,我可以把现代医学治疗诊断心血管技术带过来。更重要的是,西医对心血管的一些疾病,如冠心病等,还不能达到完美的治疗效果。中医却有其无可替代的长处,用中西医结合来治疗,肯定可以作为一个方向,前景应该不可限量。我来以后,在全国中医院系统内,最早开展了心脏的介入工作,得到全国同行的公认。现在看来,我这条路应当是走对了的。”
2004年,张敏州正式拜时年89岁高龄的邓铁涛教授为师。回忆拜师时的场景,张敏州仍旧激动不已:“西医拜中医为师历来很少,中医也不太情愿收西医为弟子。邓老是我国中医学界泰斗级的老前辈。他只收了2个西医弟子,老人家今年93岁了,我经常到他家里去请教。老人家的传授、教诲、支持和鼓励,对丰富我的学术内涵、决定我的事业发展走向,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
十年磨砺一剑
张敏州在中山二院从事西医20年,奠定了临床、教学、科研的扎实基础。而1997年他调广东省中医院至今,整好10年,他说,此乃“十年磨一剑”。
张敏州介绍:“首先,为适应广东省中医院的文化特色,适应病人的需求,我参加了西中班的学习,两年多的中医学习为日后工作初步打下了坚实理论基础。
“在这10年时间里,我一直在思索,作为一个西医,怎么样才能和中医团结、融合起来?自己也一直在探索着走这条道路。我院中西医结合的ICU,是我负责组建的;心脏介入和心脏搭桥手术,在全国中医院系统也是最早做的。我们ICU曾荣获‘广东省优秀护理单元’称号,当年原卫生部张文康部长前来考察,说省中医院的ICU,是他所见到的最好的ICU。我清楚我们肯定不是‘最好的’,这是领导的支持与鼓励,但我们应当按照‘最好的’目标去努力。
“我院最好的设备都在ICU,我们有33个固定的护士、9个医生,是医院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本院内科所有的护士长,都要到这里来轮训,学习严格的护理和管理,学习现代化设备的使用,以应对医院高层次发展的需求。外来进修的医生、本院培养的研究生,也都乐意到这里实习。我手下的医生、护士,有十余人当上了科主任、护士长了,还有做副院长的。能成功地为医院培养、输送人才,我感到十分欣慰。
“西医在全世界(包括中国)已发展为主流医学。但是很多问题,并不是西医全都能解决的,需要中医的积极参与。中西医结合,是对现代医学的重大贡献。我们强调两条腿走路,西医、中医两者紧密结合,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相信更多的病人,会选择这种方案就诊。我一来省中医院,就将中西医结合的突破点定位在冠心病。冠心病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老一辈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专家,做了很多工作。我掌握的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是一般中医所没有的,它能达到快速救治的效果,例如冠脉支架手术的立竿见影;但怎么保持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降低术后再狭窄率,是我10年来所研究的课题。我们现在研发的一些药,都是中成药。西医技术不能发挥作用的某些方面,我们就用中医来替代它。有的西医同行,在束手无策的时候,有时也会运用中成药。我自然清楚西医哪个地方欠缺,需要补充中医的什么东西,就有针对性地去观察,用中医理论指导,辨证地施治,效果往往会更好。
“10年来,我们一直在研发‘通冠胶囊’这个具有抗凝血、抗血小板积聚,益气活血通络疗效的中成药。西医的1片药,有的可能要卖到20多元。而我们这1瓶药,价值不过5元,可以吃3天,1星期只要花10元钱,因此这个药非常有开发前景。邓铁涛教授最初就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一直对研发工作给予极大支持,最近,邓老肯定通冠胶囊体现了中医药“简”、“验”、“便”、“廉”的特色。昨天香港媒体《香港之窗》主记者前来采访,我把服了该药10年的病人都请过来,让他们现场了解疗效。记者问我,你这个药有没有希望上市?我说,我很期盼老百姓能有更好的选择,但要走完新药开发之路,很不容易。今年,通冠胶囊的相关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万元)!几天前,它还通过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科学技术二等奖。”
疾风知劲草
2003年6月14日,《羊城晚报》以大版篇幅,报道了抗非纪实《疾风劲草——重症监护室(ICU)自己的故事》的出版消息。这本由张敏州主编的书的作者们正是刚刚经历“非典地雷阵”的省中医院ICU室的医生和护士。非典战斗过后,张敏州及其团队难抑心中澎湃激情,用一周时间创作出了该书。书中既有护士们当时的真实日记,也有医务人员事后追忆的点滴,还有他们与家人交流的珍贵通信,更有张敏州现场亲手抢拍的大量珍贵镜头,并录入了医护人员孩子们的亲情短文。
接过张敏州递上的《疾风劲草》一书,细细翻阅之后,记者捧书的两手,有种沉甸甸的感觉。正如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蔡东士在序言中所说,疾风知劲草,危难见忠贞。摧毁生灵的“非典”疾风骤至,使原本默默无闻的人们,成为世人景仰的守护生命的劲草。
张敏州介绍说,那可是个惊心动魄的时刻。我们医院收治了100多例“非典”患者,其中77%属于重症,有48例患者使用了呼吸机、8人需要插管,最终治愈率超过93%。在我们这里,每一次为病员插管上呼吸机,就有2名医护人员被感染倒下!作为科主任,我连续40多天没回过家。最多的1天,我接到过5个电话:“主任,我发烧了”,“主任,我发烧了”。全科33人,就有17人感染了“非典”。后来全院的医生护士来支援,我们这个科室才得以继续运作。像我这个年龄,免疫力肯定没年轻人强,好在很幸运,我没有倒下。
张敏州拿出他当时拍的一幅幅照片。“你看这一幅,最初现场还有穿着拖鞋的,更没有啥防护服,不知道要隔离。这就是为什么感染了那么多人的缘故。那时全部的空调都不能开了,里面的空气实在太糟,只得把窗户全敞开,开着大电风扇,将污浊的空气往外面赶。还有这一幅,我们的护士得了‘非典’,这是她们被感染的肺,我们叫‘大白肺’。这幅是广东省第一套防毒面具,就装备在我们科。这幅是我院急诊科张忠德主任得了‘非典’, 从天津请来全国著名专家,在我们科抢救的情景。这是我们在为病人插管。这是广东省委和省政府给我们科送来的慰问花篮。我院急诊科的叶欣护士长,是我的战友,当时我参加了对她的抢救,用上了最好的设备和药物,却没能挽留住她宝贵的生命!所以我们这个团队,是在经过了“战争”的洗礼、经过了最艰难的生死考验后,走到今天的!ICU医护人员都是抗非英雄(有的还在“抗非”战场上火线入党),事后他们分别荣立了抗击非典一、二、三等功。
“我还带着我们这个团队到北京,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做了一个‘一线医生谈非典’的节目。2003年秋,我的母校华师附中校庆,邀请了2个校友去做报告,一个是参加南极考察的科学家,另一个就是我。我当时讲的话题就是‘抗非’。”
不负天时地利人和
2007年11月10日,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成立。张敏州说:“在北京参加成立大会时,有代表问我,你们广东的中医药事业为何做得那样好?我回答说有4个条件:1、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医药强省’是广东率先提出来的;2、广东有全国最好的中医,如邓铁涛这些极负名望的老教授;3、广东有最好的中医院,包括广东省中医院(门诊量连续12年居全国第一)、佛山中医院,都是在全国有影响力的;4、粤人笃信中医,讲究养生,家家户户都喜欢煲中药汤喝。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广东的中医药事业、中西医结合事业,必将会在全国独树一帜。”
2005年广东省成立全国第一个中西医结合危重病学会,张敏州是发起人之一。今年9月,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广东省中医院是会议承办单位,张敏州担任大会执行主席。“这说明同行认可我们医院在全国业内的影响。”张敏州说,“广州召开的这次会议,是历届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中西医结合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专业学术盛会。邀请了国内外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进行精彩演讲,会议还设立专题卫星会议、中青年论坛,为广大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研究的医师提供了一个充分交流学术、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
谈到医院之间的竞争,张敏州坦然地说:“我觉得首先应当是医疗技术的竞争,能把病治好,这才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服务质量的竞争,我们实行的是一种五星级的管理和服务,病人是上帝,明明病人是错的,我们也要当作是对的去看待,病人关心医院,才会来投诉你。三是环境的竞争,要让病人感到舒适,我们注重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我们的办公环境却不讲究。四是医疗费用的竞争,我们希望用一些有效而价钱又较便宜的药品来吸引病人。我要求我们的医生,不管什么病人,都要一视同仁。我们注重和病人搞好关系。经常召开病友联谊会、健康咨询、保健讲座,请他们对我们科室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所以病人对我们科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国内年龄最大的病人的起博器手术,是张敏州主刀的。他介绍说:“老人家当年97岁。他的家人说要装最好的10多万元的起博器。我说病人这样高龄了,不要装那么好的,具有起搏功能就够了。后来我给他装了个1万多元的。老人家百岁寿诞时,我曾代表科室去探望,后来他活到了104岁。百余岁带着起博器,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
2007年,是张敏州在学术上重要的一年。他的通冠胶囊研发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并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作为大会执行主席,成功举办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同时,他个人还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西医结合冠心病介入领域的专著《胸痹心痛与冠心病介入》。该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协会会长陈可冀教授和我国中医泰斗邓铁涛教授分别作序。另外,张敏州还获得了其它两个奖项:一是他参与的由陈可冀院士牵头的十五攻关科研项目,获得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二是由他主持的《冠心病介入术患者证候规律及辨证治疗的研究》,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出门时又见ICU走廊上“守护生命”四个夺目的大字,记者遂笑问张敏州:“你是如何解读个中含义的。”
张敏州回答(其神情认真、庄重):“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作为医务人员,职责就是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病人把自己的生命交付我们,我们就有责任让他的生命延续,让他继续更好地享受人生,这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守护生命’,和一般意义上的呵护生命不一样。我们是在病人最需要的时候去守护,是天使与魔鬼的抗争。我们的点滴工作或许微不足道,但却非常重要。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看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才能尽到守护生命绿洲的责任。我一直强调,要用高超的技术、良好的服务,让病人放心、让家属满意。”
张敏州介绍其夫人是搞艺术的钢琴教师,女儿则在广州美院学美术。他说:“但是我本人没有艺术细胞,可我追求完美,对事业和科室,都是如此。这种追求是永远都没止境的,我想人必须不断地开拓进取,才可以达到理想中的意境。”
张敏州来到享有“南粤杏林第一家”美誉的广东省中医院10年,平常之中有着不平常的业绩。他主编的《疾风劲草》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希波克拉底誓言):“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的职务……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遇贵或贱,我惟一之目的,即为病家谋幸福……。”这些可能完全发自肺腑的言语,应该就是对“怎么做一个医师”的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