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生育率不足,女性平均只生一个孩子。过多两代,一个成年人可能要供养六个长者──自己的父母加祖父祖母与外公外婆。可以想象,养老问题将是社会一项沉重的负担。
有「先见之明」的政客,于是为我们设计了一套强积金计划,强迫我们在尚有工作能力的时候开始储蓄,以积累足够的金钱作退休之用。
由于每月最高供款不外2,500元,加上投资回报又不理想,现在看来,单靠这笔钱是很难养老了。社福界因而倡议要搞全民退休计划,费用由整个社会来承担。好像只要立法会能通过这个议案,社会的养老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欧债危机证明,通过这类法例容易,但不代表社会一定承担得起。短期里,政府还可以凭赤字预算蒙混过关,但当债务愈积愈多的时候,货币系统就会崩溃,结果整个全民退休计划都可能泡汤。
因此,除了政客之外,大部分人对此都不热衷。人们担心,这类计划只会要求人们增加每月供款比例,承担更多的税务;但得益的只是政客与基金管理公司;市民吃完眼前亏之后,可能一样没法解决退休问题。
以中国人的文化,养老是个人问题,是家庭的问题,不倾向把问题拿到社会层面去解决。我们自幼所受的教育,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知道要有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平时不节俭,不量入为出,就没法会有盈余与积累。不积谷,又怎能防饥。一个人要安享晚年,怎可能不事前作好准备?
过去中国的生产力低,就算省吃俭用,也没法有太多的积累,唯有靠「养儿防老」。靠儿子应比靠社会更有保障。儿子是自己生的,有骨肉亲情。儿子是自己养的,有报恩的责任。儿子是自己教的,可以培养他懂得孝顺。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靠自己与靠家人,都比靠社会更自然、更稳妥。
然而,我们的政客,为了邀功争选票,不惜带领我们去行一条歧路。我曾在烽烟节目中听过这样的意见:「我年轻时在社会工作过,现在我老了,社会没有理由不养我。」而主持人都附和着他,觉得这是政府应有的责任。
当人人觉得养老的问题应由政府包起的时候,原有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关系就会被破坏。既不用养子防老,儿子也不用生了,生了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拖低自己的生活质素。结果大家都指望将来社会上其他人的儿子来养自己,这种想法实际吗?
有些人一个不小心把儿子生了出来,没心思去教养,竟推说自己未上过如何当父母的课程。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上过这类课程?他们不懂得教育子女吗?中国人的家教,可能因有了全民退休计划而全面失传。
当香港舆论一窝蜂地倾向社会主义的时候,我的文章的确政治不正确,但这确是我真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