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农场知青生活
“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一部《孽债》曾经红遍上海滩,多少知青在泪水中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潘衍双淡定地说:“叶辛的《蹉跎岁月》、《孽债》我都读过,谈不上特别喜欢,因为知青们的真实生活远远比小说更为丰富”。
“知青”这个词,现在正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这却是当年千百万青年人共同拥有的身份。“知青”,即“知识青年”的简称,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专指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初中毕业以上的城市青年。
潘衍双也曾是一名“知青”,而且有过17年的知青经历。有过知青下乡经历,都会成为心中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藏在心中最最深处,就如经年的佳酿,愈久愈香。“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去有大有作为……”。
1965年,19岁的潘衍双在河源中学高中毕业后,先后下乡到了河源城镇防修林场和广东省杨村华侨农场插队,开始了知青生活,一干就是整整十七年。
由于潘衍双虚心好学,能吃苦耐劳,很快适应了农场的生活,仅仅两年的时间样样农活他都熟练掌握了,尤其是学习犁田、耙田、插秧等技术活。两年后,他被提拔为班长,带领10多个知青和老职工一起负责100亩水田、100亩花生、100亩甘蔗的从种、管到收的全过程,当时知青都来自广州、惠州、河源等地,每天要起早贪黑地在田里劳动。
春风吹绿了大地,草木萌生,满目新绿,田野间弥漫着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春耕开始了,他带领10多个知青、职工齐上阵,开始了向荒地要粮大会战。水稻插秧时节,他们更是日夜奋战在田里,午饭就在田间地头吃。夏天蚊子咬,太阳晒,风里雨里泥里摸爬滚打,红火的青春在田间地头留下岁月的痕迹。
农场的春天很美,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也很温暖。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破土而出。这一片,那一簇,到处都是诱人的绿,到处都呈现着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清晨出工,走在山间小路上,看着这一幅幅图画般的风景,嗅着青草的味道,就会暂时忘却艰苦的生活,繁重的劳动的烦恼,心情也会豁然开朗起来。经过春耕夏管,终于迎来秋的收获。亩产达1000斤。他本人被评为优秀班长。
1975年,潘衍双担任会计工作。
他用宝贵的年华足足写下了17年的知青岁月篇章。艰苦的岁月,火红的年代,已磨砺他成为一个诚实、朴素、工作刻苦认真和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1980年,潘衍双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成人高考,考上了湖北财经学院财会系函授班,函授地点设在广州,但是具有坚强毅力的他,工作学习两不误,三年后,他顺利毕业了。
老城改造立新功
1983年,潘衍双被调到河源县进出口服务公司担任业务员,从此结束了长达17年的农场知青生涯。一年后,他被提拔为副经理。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提为经理。1987年,他担任了河源县外经委副主任,1988年他又担任源城区外经委主任,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源城区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1993年,潘衍双被提拔为源城区副区长,负责城建方面的工作,他“生于斯、长于斯”对老城有着特殊的感情,对老城改造有着一般劲。在职几年,在老城改造方面、市政建设方面成效显著,1997年,河源加快了老城改造的步伐,对老城区中山路、化龙路、长堤路、太平街等三路一街周边近13.7万平方米的旧城改造战役拉开。现在,从新城的河源文化广场一侧眺望对岸,一片崭新的高层住宅鹤立于旧城之中,这里将出现一个现代化的社区。
据史料记载,老城区迄今为止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分上城和下城。据河源县志记载,南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建立河源县。自建县始至元朝末年,以上城为城。下城创建200多年后在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因水患曾一度荒废,直到清乾隆七年(1742年)才逐渐恢复下城,后两城并治命为“槎城”。在下城的东门楼门上曾刻有“正东门”三个大字,面对着东江。据考证,此门楼亦有一副长联:“右臂如城正绕翠环霞门户喜看排燕石;西流似带宜拖青纡紫人情欣指汇槎江”。槎江,由此得名。据介绍,老城区特别是新丰江沿岸一带,由于形成年代久远,房屋大多年久失修,其建筑面貌已落后,与整个城市的发展不协调。另外,旧城区房屋建筑密度大,在消防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老城区改造势在必行。
1993年11月30日,由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分院与市规划设计院联合设计的《源城区老城改造规划方案》出台;1995年2月,源城区相继成立了“九五”规划领导小组、规划建设领导小组,老城区的改造建设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近年来,该区先后完成了城南商贸城、龟峰公园、岩前工业区、百花仙子公园、九重门公园等工程及南长堤路绿化长廊、东江桥下三角地开发小区绿化规划建设工作。此外,明珠华庭、碧水居开发小区、锦绣名雅、星河湾畔、丽江豪庭等楼盘小区的建设也使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品位和档次也得到了提高。自1996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改造老城长堤路、中山路后,源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改造工作并成立了改造工作指挥部,逐步加快老城的改造步伐。后来,改造工程扩大至“三路一街” (中山路、长堤路、化龙路,太平街)。老城改造旧貌换新颜
多年来,源城区积极筹集资金,完成了化龙商业步行街、太平风情街、槎城地王大厦、翔丰商业广场、锦绣名雅、明珠华庭、长堤路丽江城、星河湾畔、碧水居、纳尔特等项目建设,沿江立面工程大部分已完成,旧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的政治、经济、商贸中心地位得到了加强。据了解,在公园、广场建设方面,1990年冬至1991年6月,该区投资近250万元建设街心花园,缓解了老城区交通堵塞的现象。近年来,该区斥巨资新建了西门塘公园、九重门公园、源城市政广场、月亮湾广场4个公园,面积约3.38万平方米。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该区投入31万元,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太平街进行修复,初步恢复了它的历史原貌。此外,该区还整治了湖滨路、红花路等主要街道,使乱摆乱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说起近几年老城区的改造建设工作,人们谈论最多、赞扬最多的就是老城防洪堤建设工程和鳄湖公园整治改造工程。2000年6月13日,老城防洪堤建设工程举行动工典礼。建设项目包括防洪堤护岸工程、鳄湖下角排涝工程、双下河改道和防洪工程等。防洪堤护岸工程自新丰江大坝下游右岸亚婆庙起,至东江右岸往下三王坝止,总长13公里。工程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排涝标准按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一天排干的标准设计。 坚持治理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的原则,达到“防洪可安、水清可游、街繁可贸、景美可赏”的要求,确保市区、源城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老城区进行规划改造之后,市民的居住条件也不断得到改善。河源大道商业街、龙尾坝开发区、景江开发区、河中上塘下田住宅小区及目前建设标准较高、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的城市中心花苑等建设工程的完成,把源城的城市环境装点得越来越美丽。
源城区建设局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邝雨强是源城区下城人,1974年从第八机械工业部调回河源工作。对源城设区之后城市面貌的变化,他十分感慨。他说,源城设区后,特别是近10年来,城市面貌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宽畅了,人们的居住条件越来越好,休闲娱乐也有了好去处。在说到居住条件的变化时,邝雨强更是感触很深:“以前我住的是不足60平方米的砖瓦房,周围环境差,通风采光是个大难题。现在,居住在下城邝屋的大多数居民已经搬进了新房。” 市民居住区周围配套设施是否完善也是衡量居住条件好坏的依据。源城区委、区政府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需要,从1991年开始,相继兴建了上角中心市场、朱门亭市场、城南市场等,大大方便了市民购物。此外,中山路、长堤路、化龙路、太平街等的改造也为人们提供了交通上的便利,使市民出行更方便、居住环境更舒适。
潘衍双在副区长的岗位上工作了8年,对老城改造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坚持改造与保护并举的原则,通过发动群众,对老城大街小巷进行了改造,道路比过去变宽了,环境卫生清洁优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退而不休夕阳红
2001年,潘衍双担任源城区政协副主席,2006年退休后,一直为关心下一代的教育工作默默奉献,发挥余热,2007年任源城区关工委主任,三年多来,他经常带领区关工委的老同志深入基层调研,增强了使命感,明确了目标,在他们的努力下,全区的镇场办事处和21个区直都成立了关工委,下属的村、居委会和学校共成立了98个关工小组,一间民营企业也建立了关工组织,这些关工组织都达到了规范化要求,即有牌子、有队伍、有制度、有阵地、有活动。并上门求贤,广泛动员“五老”人员加入关工队伍,全区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已达2500多人。他组织老干部报告团深入学校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讲座,帮助贫困学生解决没钱读书的问题,为贫困家庭送去了党的温暖;开展夏令营活动,为丰富学生的暑假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远离网吧;协助职能部门对失业、失足青年进行创业培训;大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积极配合好妇联和教育部门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各级关工委的优势,总结了一批家庭教育的好经验,帮助家长学习家教知识;充分发挥青少年教育基地作用,经常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加学习,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这几年,他带领源城关工委的老同志,真正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为关心下一代作出了巨大贡献。2009年,被省关工委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真正描绘出人生的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