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英雄母亲杨应君
“妈妈你回来了,看,我给你留了块柿饼呢!”“丹丹真乖,快让妈妈抱抱。丹丹,别走,别走……”11月23日深夜,杨应君又一次从梦中惊醒,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这位湘潭县响塘乡金湖村的普通农妇,刚刚痛失爱女的年轻妈妈,用她那超越生死的无边母爱,震撼了三湘四水无数赤子的心灵,她的英雄壮举感天动地!
生死瞬间,年轻妈妈舍身救人
时间回到2007年9月12日早上6时50分,多年从事中巴车运营的杨应君同丈夫黄敢像往常一样,从自家院子开出一辆牌照为湘C57372的中巴车。夫妇俩每天早上都受湘潭县七中老师的委托,接送部分七中老师的子女到湘锰小学上学。其中,有他们的女儿黄丹。
“奶奶再见!”黄丹把头伸出车窗,向奶奶易桂香送了个飞吻。小丹丹10天前才满6岁,这个学期刚刚上学。易桂香追出来喊了一声:“你们开车小心点,注意安全。”
7时30分,中巴车准时到达湘锰小学站,小学生们陆续下了车。“黄子安、方伊韩、方伊日……”杨应君一个一个点着名,点到一个名字,就摸一下这个孩子的小脑袋。“都到齐了,大家排队跟我进校园。”
湘锰小学建在一个小山坡上,有一条约80米长、3米宽的水泥路连接着校门和街道。水泥路中部又有一条小岔路通向上面锰矿的一个垃圾站。小岔路不仅很陡,而且坎坷不平。通往湘锰小学的水泥路也很窄,中巴车到了坡下就再也无法开进去,每天孩子们下车后,杨应君都要亲手把他们送进校园才放心离开。
杨应君组织小朋友们排好队,一手牵着一个较小的孩子走在队伍中,女儿丹丹就走在她身后约1米处。就在队伍走到岔路口时,致命的危险瞬间降临!
当时,湘潭锰矿环卫处的王梅华正开着一辆运送垃圾的卡车从小岔路下坡。突然,刹车失灵了!卡车从50米的陡坡上急速冲向岔路口。看着视野里的一群孩子,王梅华绝望地叫喊了一声:“不得了!”
猛然见车子冲来,岔路口的孩子们慌成一团,有的尖叫着乱窜,年纪小的吓呆了,一动不动!
看见如脱缰野马一样冲下来的卡车,凭直觉,杨应君知道车子肯定有问题。她来不及多想,一边大声喊:“孩子们,快跑!快跑……”一边朝着孩子最多的地方猛扑了过去。她首先用力将年纪较小的一对双胞胎推开,又将旁边的3个孩子推离险区,就在她正准备转身拉开另外几个孩子时,汽车像座山一样撞在她的身侧,将她撞倒在地。
失控的卡车又撞倒了她身后的小黄丹,挂倒了另外2个孩子,最后发疯似的撞在路边一家玩具店的墙上,将厚厚的店墙撞出一个大洞后才停下来。
整个过程不到5秒钟。这是惊心动魄的5秒钟,悲壮惨烈的5秒钟。在这5秒钟里,杨应君直接救下了5名孩子,被她喊开和间接推开的还有许多。5秒钟,她可以选择拉着身后的女儿躲开,她却选择了奋不顾身地救人。
车祸发生后,事故现场变得异常混乱。这时,旁边一声微弱的呼喊声让摔倒在地上的杨应君突然回过神来,她想看看孩子们有没有受伤。
抬起头来,她看见女儿黄丹坐在离她不远的地上,瞪着圆圆的眼睛,无助地望着她。杨应君不知道女儿被撞得怎么样,正想问她,却见女儿嘴唇张了一下,喊了一声“妈妈”,然后颓然地躺了下去,不动了。看见女儿身上似乎没有出血受伤,还能喊妈妈,杨应君的目光又转向了别的孩子:还好,大家似乎都没什么事。她心头一松,巨大的疼痛感也随之而来。杨应君此时下肢严重受伤,其中,右大腿被挂掉一块巴掌大的肌肉,两小腿严重淤肿,右脚踝骨折,左脚足背也有很长的裂口,杨应君痛昏了过去。
可她万万没想到,这竟然是她最后一次听到女儿叫妈妈!
痛失爱女,年轻妈妈痛彻心肺
救护车呼啸而来,很快,杨应君和女儿黄丹被抬上了救护车。在车上,杨应君又醒过来一次。环顾四周,除了穿着白色工作服的医务人员外,只有女儿丹丹。丹丹与她并排躺着,相隔不远。杨应君看到,女儿没有吱声,也没有动弹,眼睛微微地眯着。见此情景,杨应君想,大概是刚才那惊险的一幕将女儿吓坏了,也可能是女儿累了,想睡觉了,那就让她睡吧;又或许,是她见妈妈负了伤,想妈妈一定需要安静,所以不来打扰,哎,真是个懂事的乖女。杨应君这样想着,疼痛和失血过多又让她沉沉睡了过去。
杨应君母女俩被一同送到了附近的湘锰医院,医生立刻对她们进行了抢救。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黄丹的心脏被撞断的肋骨刺穿,内脏大出血,这位天真可爱的小姑娘竟然就这样走了。
第二天,杨应君醒了过来。面对亲友和被救孩子的家长,她第一句话就问:“孩子们怎么样,孩子们有没有受伤?”大家告诉她,被她救下的那几个孩子都没事,其他的只有两个擦伤了皮肉。所救的5名孩子中,只有3人是她负责接送的学生,另外2人与她素不相识。
“丹丹呢,我的丹丹呢?”杨应君接着问。问了几声,大家都低下头,没有人做声,旁边一个女护士悄悄地转过头去抹眼泪。一种不祥的感觉袭向杨应君,她又带着哭腔连声问道:“我的丹丹怎么样了?”一个家长实在忍不住了,转过头去,发出了低低的泣声。杨应君知道丹丹出了大事,急得大叫一声,再次昏了过去。
当再次醒过来的时候,杨应君已感觉不出自己身上的疼痛,失女之痛已使她的神经麻木,她沉浸在无穷无尽的悲痛之中。她的眼前,总是浮现着女儿最后看她时的那一眼。这是令她永生难忘的一眼,眼睛圆圆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母亲的依恋、信任、盼望与求助,充满了对生命的眷恋。一想起女儿的眼光,她就心如刀绞,悲痛欲绝。
杨应君想起了女儿许多活泼可爱的往事,想起了女儿第一次叫“妈妈”时那奶声奶气的娇样,想起了女儿第一次进幼儿园时那傻头傻脑的憨态,想起了女儿向自己撒娇时那精灵古怪的表情,想起了女儿学着爷爷的样子“教育”别人时那虎头虎脑的气势,想起了女儿吃饭和睡觉的姿势,想起了女儿的一切。去年11月6日,杨应君30岁生日,一直喜欢画画的丹丹,特意画了一张很大的画献给妈妈,画面上是一轮鲜红的太阳、一棵树和一只鸟。她对妈妈说:“妈妈是太阳,我是树上的小鸟,我站到树上,就能时时看到太阳妈妈。”听了女儿稚声稚气的比喻,杨应君感到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这个学期,黄丹要上一年级了,杨应君说,如果丹丹在暑假里每天画一张好看的画,就给她买个漂亮的大书包。丹丹做到了,她不仅每天认认真真画一张画,而且每张画的意思不同。8月28日,杨应君专程到湘潭街上买了一蓝一红两只大书包,蓝的给了侄儿,红的就给丹丹。丹丹看见漂亮的新书包,高兴得抱着书包又嗅又亲,然后扑到妈妈怀里又亲又滚,嘴里还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这一桩桩、一幕幕,总是那样毫不经意就出现在杨应君的脑海里,令她挥之不去,时时生出伤心欲绝的悲哀。
我是母亲,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尽管女儿的离去让杨应君痛彻心肺,但她并不后悔自己当初的举动。
有人问,看着汽车猛冲过来,你不怕吗?她说,那个瞬间她的脑海里差不多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孩子们受伤害,因此,看见哪里孩子多她就扑了上去。
有人问,为什么不先推开自己的女儿?她说:“我是一个母亲,在我眼里这些孩子都和我的亲生孩子一样,他们有危险,我都应该救他们。”
有人问她后不后悔,她说,要后悔的话,只后悔自己没有三头六臂,没能将身边的学生全部推开,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宝贝女儿丹丹。“要是这些孩子都没事,要是我的女儿还能叫我一声妈妈,哪怕是要我自己死100次都心甘情愿。”杨应君含着泪说:“丹丹,妈妈只希望你的在天之灵能理解妈妈,原谅妈妈。”
在这次事故中,杨应君在危急之中推开的5个孩子分别是:双胞胎姐妹方伊韩、方伊日,黄潇、黄子安和丁盈。事故发生后,被救孩子的家长多次前来探望这位英雄母亲。她的舍己救人举动,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被救学生家长方红说,杨应君以自己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伤痛,换来了4个家庭的完整和幸福生活,他们永远感谢她。
在车祸中被救的5个孩子,如今对杨应君都有着同一个称呼:“杨妈妈”;他们的心中,有着同一个心声:杨妈妈,杨妈妈,我们都是您的孩子。
短评:道德的脊梁
陈永刚
杨应君,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
作为一名母亲,在危难中保护自己的子女,是一种本能。然而在这次车祸中,杨应君却在这样的时刻,舍弃了自己的骨肉,挽救了另外5名孩子。她以自己的痛苦,保住了另外4个家庭的幸福。这种超越生死的大爱,是杨应君本人内心道德和人格的极度闪光,让人肃然起敬。
杨应君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危难之时,她首先想到和抢救的是他人。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怀,这种高贵的人格风范,不是内心中充满爱和善的人,是无法做到的。
杨应君是一名普通农妇,但她的内心世界决不普通。她孝顺父母,友爱亲朋,总是以一颗善良和关爱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提起她,都会竖起大拇指称一声“好人”。正是这种内心的积淀,使杨应君在生命的紧急关头,能把别人孩子的生命看得和自己孩子的同样重要,以亲生骨肉的生命和自己的身体为代价,谱写出一曲无愧于时代的英雄壮歌。
“舍身但作寻常看,生死关头见寸心。”杨应君的大义之举,必将融入祖国锦绣山河,成为中华民族道德的脊梁。
舍身救人,痛失爱女。杨应君的动人事迹传遍了三湘四水,感动了万千心灵。她先后被授予“湘潭市三八红旗手”、“湖南省三八红旗手”、“湘潭市见义勇为勇士”和“湖南省助人为乐好青年”等光荣称号,湘潭市委、市政府还专门发文,在全市开展向杨应君学习的活动。湘潭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无数普通群众纷纷前往医院看望慰问她,人们毫不吝啬地称她为“英雄母亲”、“大爱母亲”。熟悉她的人都说,“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
好妈妈
杨应君特别喜欢孩子,熟悉她的人都说她有做母亲的天赋,天生就是一个好妈妈。杨应君每天与丈夫出车,早出晚归,平常奶奶管孩子比较多。可也许是天性使然,女儿最亲的还是妈妈。每次回家,女儿一听到汽车叫,就会跑出来,牵着妈妈的手回家;如果哪一天女儿没有出来迎接,一定是她调皮地躲在哪里要与妈妈捉迷藏。每天晚上,女儿总要缠着妈妈讲了故事才肯睡觉;女儿在幼儿园学了什么本领,总要第一时间汇报给妈妈听、给妈妈看。对待女儿,杨应君也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教她认字、画画、唱歌、跳舞。她常常自豪地说:“女儿就是我的希望!”
在杨应君负责接送的小朋友眼里,杨阿姨就像妈妈一样好。杨应君为人细腻,做事负责,湘潭县七中的老师和附近的学生家长放心地把接送学生的重任托付给她。有一次,一个学生的家长忘记叫醒孩子就忙着出去了,孩子睡到7点钟了还未起来,杨应君问到这个学生家里,把他从床上喊起,像妈妈一样帮他穿衣、洗脸、准备早点,然后抱着她上车。双胞胎姐妹方伊韩、方伊日一上车就喜欢睡觉,杨应君就在车上逗她俩讲话,打消她们的睡意。实在不行,她就一边抱一个,让姐妹俩在自己怀里酣睡。看到姐妹俩在自己怀中睡得那样香甜,再看看身边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杨应君感觉不到苦和累,心中总是泛起无限蜜意。
丁盈的妈妈说起一件事还感到内疚。有一次,丁盈爸爸上街,就把女儿提前接走了。杨应君下午赶到湘锰小学接人,没看到丁盈,跑到学校里寻了一遍又一遍,也没有发现,急得都快哭了。后来丈夫黄敢打电话到丁盈家才知道丁盈被接走了。车回到七中,杨应君又跑到丁盈家,看到小丁盈才放心离开。
好闺女
在乡亲们的眼中,杨应君是大家的好闺女。杨应君做了6年的售票员。6年来,没有哪一趟车她能踏踏实实地坐着。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来坐她的车,她总是把他们扶上座位,又扶下车。哪位乘客东西多,她不仅不多收钱,还帮着拿,帮着搬。有一次,一位外地老太太乘她的车去金湖村走亲戚,由于记不清地方,一会儿喊到了,一会儿又说错了。反复了多次,车上其他乘客都不耐烦了,杨应君则耐心地说:“您老别急,我们一定把您送到亲戚家。”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地方,杨应君扶老太太下车,并把她送到亲戚家门口,然后上车向大伙儿道歉。
邻里们有什么困难,杨应君总是尽力相助;村上的公益事业,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68岁的李玉来提起杨应君就竖起大拇指。2002年双抢的时候,李玉来病重,干不了活,望着田里的稻子发愁。中午,太阳正烈,杨应君跑来说:“李伯伯,别急,我先把稻子割了,等黄敢出车回来再帮您扮禾。”说完,她就卷起裤腿,下到田地,一直干到傍晚黄敢回来帮忙,两口子硬是帮李老把稻子收到了坪里才离开。
杨应君的父母谈起女儿一脸自豪。“这孩子从小懂事,宁愿苦了自己,也不愿亏了别人。”杨应君15岁那年,母亲生病家庭困难,她就跟父亲说:“爸,我明天就不上学了,跟您干活去。”第二天,她硬要和父亲下地干活,父亲骂她,要她回去读书,她死活不肯。公公婆婆提到杨应君更是赞不绝口。黄家是个四世同堂而没有分家的大家庭。杨应君嫁到黄家7年里,争着做家务,孝敬老人,与婆婆、嫂子没有拌过一次嘴。婆婆有高血压、心脏病,有天晚上药没了,杨应君骑上单车,到几公里外的药店给婆婆把药买了回来。
好妻子
黄敢第一次见到杨应君是2000年3月的一个晚上,他和媒人到杨家相亲。杨应君衣着很朴素,“甚至有点土气”,但是很大方地同他说着话。真正打动黄敢的是那年农历四月初十,这天是黄敢的生日,杨应君和弟弟前来为他贺生。“那时我的70岁的奶奶躺在里屋床上,应君一来就进去看她,看到她的一件衣服脏了,拿起来就去洗。”杨应君洗衣服的样子一直定格在黄敢的脑子里,让他想起就觉得温暖。也就在那一刻,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位朴素大方的姑娘。
结婚7年,夫妻俩就红过一次脸。有一次,中巴车停在鹤岭街等客,杨应君看到几个小青年在一个摊子上买东西,和看摊的老人发生了争执,小青年要打人。杨应君跑过去阻止,还和小青年们理论。小青年们威胁要打她,黄敢跑过去劝说,小青年们才离开。回到车上,黄敢说她太冒失了,杨应君却不服气:“我就是这个性格,见不得不平事。”事后,小两口一个晚上没说话。第二天出车时,黄敢发现车座上放着三个热乎乎的鸡蛋,一抬头,妻子正对他微笑。
“虽然在救下5名孩子的时候,没能救出自己6岁的女儿,但应君的举动还是得到了家人的理解。”黄敢说,“我们虽然失去了丹丹,但我们认为应君当时那样做是对的,家里人没一个怪她!”黄敢说,妻子是个特别善良的人,对肇事司机王梅华,妻子也没有过于愤恨。一些亲友打算到王梅华家里去闹,还有人提议先揍王梅华一顿再说,被杨应君和他及时制止了。黄敢记得当时妻子劝说的时候说:“别人家里也有孩子,弄得他们家里不舒服,我们心里更是不安。”小黄丹下葬的那天,肇事司机王梅华来到了黄丹的棺椁前,默默作揖,泣不成声。这位五尺汉子,既是对自己未能避免这一惨剧而痛悔,也是为小黄丹的离去痛惜和愧疚,更是为杨应君这种无边母爱而感动。
莫道细微不闪光,点点滴滴总关情。英雄的壮举只在一刹那,可杨应君30年的人生轨迹上,到处闪耀着爱的光芒。杨应君,一个伟大而普通的母亲,就像山上的那片野菊花,朴素中有着动人的美丽,清淡中自有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