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深圳市东仪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肖东平
我国著名作家、评论家夏衍在一篇随笔《乐水》中,以水的品质形象地概括了他所理解、推崇的“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质硬,形软”。水的“质硬”表现为一种不怕任何阻碍的贯彻力与意志力,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精神;水的“形软”则表现为一种懂得迂回的策略性,一种婉转避让的柔韧性。
人们常常说在八十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身上有三个可贵的特点:一是单纯明朗的理想主义,二是不屈不挠地参与历史的热情,三是对“知识分子”身份的空前自觉。而这三个特点以及“质硬,形软”的人格特征在深圳市东仪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肖东平的身上都有着鲜明的体现。
他在一个又一个的人生分岔口,不断的争取与舍弃,与命运博弈。只为追求心中不变的兴趣与理想——他无限热爱的电子技术。
他在事业发展的最高峰,告别舒适安稳的研究所来到充满动荡与惶惑的深圳。携妻带子,破釜沉舟,只因为他想用自己最热爱的电子技术为祖国的改革开放添砖加瓦,尽绵薄之力。
他在漫长的十五年时间里,兢兢业业,坚持不懈地做同一件事情——产品质量的把关和新产品的研发,这一切只因他要履行曾经的许诺——用不断的创新来挑战无限的完美。
质硬、形软、忠于理想、永不放弃——肖东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优秀的科技知识分子的宝贵品格。
源于梦想,忠于梦想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年代,人们刻骨铭心——1966年至1976年,它耗费了无数人的激情和青春。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年份,人们常常念及——1977年,它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唤醒了无数人沉睡的梦想。
经历过这个年份和这个年代的人,是不幸的——他们经历了十年文革,大好的青春失落在无望的运动和劳作中;而他们又是幸运的——1977年冬天,在* 亲自过问和布置下,关闭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门,终于重新开启。在那个涌动着春意的冬天里,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肖东平就是这不幸而又幸运的一代中的一员。
1954年,祖籍湖南的肖东平出生于广西。从小肖东平便表现出了对机械、对机械制造的强烈兴趣。和当时同龄的小伙伴比起来,他的业余爱好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他醉心于自己动手做航模、做收音机。这种兴趣一直在他的生命中延续,也注定了他的人生之路会与其他人有很大的不同。
1977年,当那个令无数人激动得彻夜难眠的消息——恢复高考,一夜之间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时候,此时的肖东平正在广西一所中学任教物理。这个消息让从小便深埋在他心中的关于机械关于电子的小小梦想瞬间被激活。他开始紧张的复习备考,并于次年的二月顺利被广西大学录取。只是美中常常会有不足,他没有被他所填报的无线电专业录取,而是被调剂到了物理系物理专业。
十年的文革让他学会了珍惜。没有被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并没有影响他获取知识的热情,而后来的实践证明,正是物理学涉及的广泛的知识面和数学物理基础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得他的兴趣和才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那个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年代,肖东平投入全部的精力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为了学好专业知识而乐此不疲,他的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1982年,他考取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攻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在研究所,肖东平在电子技术方面所拥有的超常天赋得到了充分的显示和发挥,曾经在挑战新课题方面一夜成名。
当时,他所在的研究所联合其他院校的研究所承接了一个200万的课题——接触疲劳机理的研究。而对接触疲劳的有效监测一直是攻克这个课题的瓶颈。肖东平在了解到这个课题的瓶颈之后,顿时觉得自己对电子多年的兴趣,以及在电子方面多年的研究和积累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他提出了自己的构想——电磁感应法对接触疲劳的动态监测,研发一个装置,专门用来监测接触疲劳是如何形成的,是何时形成的以及形成后会有怎样的特征。
如果他的构想可以成为现实,那将会使整个课题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这是个世界首创的构想,赏识爱护他的导师觉得这个课题难度太大。如果做的不好,将会影响到他的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最终将可能影响到他顺利毕业。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肖东平坚持了自己的想法。令所有人惊讶不已的是,他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不仅使自己的构想成为现实,让整个课题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而且成为班级里第一个完成毕业论文的人。
肖东平体会到了一夜成名的滋味。而这次的一夜成名也坚定了肖东平对自己在电子领域的天赋的肯定,坚定了他沿着自己的兴趣和梦想走下去的决心。所以当他研究生毕业,导师推荐他去国外继续深造的时候,他选择了继续留在研究所,担任计算机技术应用开发部第一副主任。这段时间里,他相继主持开发了微电脑单板机八电池恒流源自动充放电控制仪,微电脑控制电子束扫描仪,微电脑可编程温度控制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微机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等仪器设备。
这时,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向了1985年。改革开放正如火如荼的展开。那位曾经在1977年恢复高考,改变无数人命运的老人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再次改写了无数知识分子尤其是科技知识分子的命运。
研究所不再是四门紧闭的殿堂。如何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如何让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成为科技知识分子思考和探索的热点。
肖东平嗅到了殿堂之外的春的气息,他敏感的觉察到那个殿堂之外的江湖,那个他陌生的广阔的江湖,将会是属于他的又一个舞台,一个更宽广的舞台。他会带着多年来一直伴随在他左右的梦想,带着他对电子技术的无限热忱,在这个宽广的大舞台上施展着自己的才艺。而这个祖国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也会因为他的存在而多一分精彩。
1990年,他谢绝了研究所领导的挽留,来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
梦想照进现实
深圳是一个涌动着激情,涌动着奇迹也涌动着变换与动荡的城市。
到了深圳,肖东平的才艺得到了尽情的发挥。最初的一个产品,就是微电脑数显炉窑温度控制器。过去要进行炉窑温度的控制,需要用3个不同功能的仪表组合在一起才能完成,现在采用微电脑的控制器后只需1个仪表就可以了。这款被用户形象地称之为三合一仪表的新产品,凭着良好的性价比一投放市场即受到用户的追捧。出乎意料的销售势头,让肖东平看到了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坚定了他在这一领域深耕细作的决心。
1993年,经过多年市场历练的肖东平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深圳市东仪电子有限公司,从事智能工业自动化测控产品以及汽车电子产品的专业设计、 开发、生产和销售。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人们常说,二十世纪跨越了三个“电”的时代,即电气时代、电子时代和现已进入的电脑时代。不过,提起电脑,人们通常会想起个人计算机,即我们日常所简称的PC机。还有一类计算机是我们不怎么熟悉的。这种计算机就是把计算机的CPU和相关的RAM、ROM、CTC、PIO、ADC/DAC等外围芯片的功能全部集成到一个芯片上,除了完成计算功能外,还可以直接采集多路模拟和数字信号,驱动多路功率芯片,由于只用一个芯片,所以叫做单片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等。这种单片机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
肖东平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以单片机为企业的核心技术,开发研究出一系列智能工业自动化测控产品。公司的智能工业自动化测控产品广泛应用于石化、冶金、电力、建材(陶瓷、 水泥)、机械、食品、制药、酿酒、造纸等行业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湿度、位移、物距检测和自动调节控制。
2005年,肖东平凭借对市场的敏感再次捕捉到了一个对公司影响甚大的市场信息——汽车电子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公司研发出来的代表产品便是ABS汽车防抱制动系统和车载ABS性能测试分析系统。
ABS产品作为汽车的主动安全装置从50年代发展至今,历经机械ABS,分立元件电子ABS,中小规模集成电路ABS,到现在大规模集成电路ABS,产品不断进步,性能不断提升,装车率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汽车产品的主要配件。国内ABS的研发是80年代开始的,曾列入国家“863”计划课题,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汽车ABS的市场仍被国外产品占据了90以上份额。
ABS产品是EBD,TCS,ESP等更多汽车电子先进功能技术的基础,放弃了ABS,就等于放弃了以后更多的汽车电子先进技术。
从来不畏压力的肖东平依然拥有当初为了梦想不顾一切的勇气,他相信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他便可以创造百分之百的奇迹。他坚信他的东仪电子有限公司会在梦想的照耀下飞得更高更远。3年多下来,他完成了几项奇迹: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气制动ABS实现了从开始研发到一次就经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通过的高质量高速度,汽车在各项制动检验中行驶稳定车轮无抱死,附着系数利用率最大达到98%;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他主持研制了先进的车载ABS性能测试分析系统,使得ABS的匹配调试更加快速可靠。此后又开发了挂车组合阀ABS、液压制动ABS,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ABS装车需求;他在对比中发现了在用车进口ABS产品也不同程度存在着安全隐患,就在自己的产品上进行改进,解决了2个类似在用车上进口ABS产品(分别是日本和德国)的2个安全隐患问题。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为一些整车厂解决了ABS匹配的难题,产品经历了南方大太阳下的酷暑,并经历了冬天哈尔滨松花江的冰面和08年春季长江两边的冰冻路面的考验,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开始吸引了整车厂大的订单。
科技无限 挑战完美
自公司自成立之日起,肖东平就率领东仪电子全体同仁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推进产品技术创新与设计创新,对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精益求精。他们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了汽车组合仪表专用芯片软件、汽车ABS软件两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一项汽车电子避震国家发明专利,同时还申请了国外的发明专利。ABS产品更是顺利地通过了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
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他们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本着“客户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好的;客户满意了,我们就成功了”的宗旨,秉承“科技无限,挑战完美”的理念,在产品的质量上狠下工夫,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改进现有产品,研发新产品。
公司在继产品品质生产管理通过ISO9001认证后,目前公司已通过ISO/TS16949 汽车行业的质量体系认证,在企业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对从事汽车行业不过短短四年的东仪电子有限公司来说,是一件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际上对进入全球采购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全部采取ISO/TS16946这种新的统一标准。据调查了解,目前国内通过这一认证的零部件企业少之又少,有些省份通过这一认证的企业还不到一成;就连开展这项工作较早的东风汽车公司的19家零部件子公司,目前也只有6家子公司通过这一认证。
善于创造奇迹似乎成了肖东平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特点。人们常说,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且可以靠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养活自己。那么肖东平无疑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不仅做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仅靠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养活了自己,而且还靠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今年是肖东平来深圳后的第十八个年头。
这十八年里,他拥有许许多的身份,也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他是奋战在科研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是掌控整个公司运营的幕后英雄,他还是深圳企业家协会的副会长,是《专家视线》杂志的编委。
而这一切无非是为了那个最初的梦想——将自己热爱的电子技术转为为生产力,用自己热爱的电子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极尽一个知识分子的力量来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梦想照进了现实,梦想仍然在继续。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肖东平有两个心愿。一个是一如既往的严格把好产品的品质关,不让自己的新老客户失望,一如既往的履行自己许下的“无限科技,挑战完美”的诺言。
还有一个就是扩大公司的规模。
过去的十五年里,因为专心于钻研技术,专注于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公司在规模化发展上步子迈得不是很大。而奋战商海的这么多年里,肖东平也渐渐明白,只有实现规模经营才能实现规模效益。扩大公司的规模,拓展自己的优势对于他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为了他一个人的梦想,还为了和他一起经历风雨、同舟共济的五十多个公司职员的梦想。
我们相信,他们的梦想一定会再次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