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位风度翩翩的儒商,面庞平静,眼神温和,嘴角总是带点圆润的微笑,无论多么急躁的人,与他谈话都能不由自主地把节奏放慢、心态趋平。但是细细聊下来,才发现这位外表儒生气质的师兄,波澜不惊的表象下实际上大河奔涌、经历中不乏激流险滩--无论是早年放弃做公务员、从广东省旅游局跳槽到米其林开始和轮胎打交道,还是三年就做了外企华南区经理之后一转身又进入民营企业当了年薪百万的职业经理人,甚至是近年来在经营机械设备和门店装修的同时、以投资人的身份涉足动漫电影,这每一步,都让身边的人瞪大了眼睛。潮人者,一曰潮汕之人,二曰潮流之人。来自潮州、思想潮流的郭海明恰恰把这两层意思都占了,他身上不仅有潮汕商人吃苦耐劳、善于抓住商机的特点,而且前瞻性强,行动总是快人一步,走在潮流前端。
(一)从公务员到轮胎销售员
郭海明1995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同年进入广东省旅游局资源开发处工作。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衣食无忧、前途无量。但是4年之后,郭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主动从机关下岗分流,跳槽去了米其林轮胎,从最基层的销售员做起。这一跳不可不谓惊险,尽管他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做到了米其林华南区经理,但是当初几乎无人能理解他,毕竟从公务员到轮胎销售员是个自讨苦吃、充满冒险性的举动。多年后谈起这段经历,郭海明只是淡淡地说,在机关的4年让他了解了政府部门的运作、人情世故、人脉关系,但同时也让他认识到自己并不适合那里的氛围,所以就去了米其林。即使在今天,郭仍然对米其林的培训体系赞不绝口,认为它的培训体系非常完善,最绝妙之处在于能把一个完全不懂轮胎的人变成一个眼里只有轮胎、而且认为只有米其林轮胎最好的人。这段工作经历对郭海明的成长帮助很大,影响深远。
如今,郭海明当年在旅游局的同事也沿着公务员的轨迹正在上升和发展,已经熬到处级以上的朋友多如牛毛,正处、副厅的朋友也有一大把。但是说到这些的时候,郭的脸上没有丝毫羡慕、后悔之意。在他看来,当年的冒险之举其实是被事实证明的明智之举。也许,他血液里天生就是有不安分的成分,无法满足十年如一日的重复和单调,必须不断进取,去开拓、去创新、去征服。
(二)尝试职业经理人
在米其林工作期间,郭海明来到岭院,在这里,职业经理人是大多数MBA同学的通用选择,郭海明也不例外。不过米其林虽好,但毕竟是外资企业,当时的最高领导人都是法国人,郭逐渐感觉到上升空间有限,在内心煎熬了一段时间之后,他终于在2002年转型到一家民营企业担任职业经理人,新职务是广州新迪轮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主管销售。从外企中层到民企高层,原本被认为是个稳妥的思路。尤其是刚去民营企业,收入瞬间翻了几十倍,包括分红在内,当时他的收入已经达到百万年薪的水平,这让郭海明兴奋了好一阵。但是兴奋劲儿还没过,他就明显感觉到了民营企业在制度上的种种不规范、以及股东与股东之间的矛盾。一年之后,郭无奈选择退出。
郭海明事后总结,如果要从外企跳槽到民企,一定要事先充分了解老板的风格、以及企业对你的期望。他认为,为什么很多职业经理人见光死,都是跟老板的工作风格、以及他对你的期望值有关系。一般来说,空降兵到企业,必须要有一个熟悉了解的过程,业绩上也很难说马上翻番,能够看得到的、立竿见影的只能是在制度上规范。如果老板不能接受这样一个过程的话,职业经理人难有生存空间。
(三)围绕轮胎的创业故事
在民企经历了沉浮之后,2003年底,郭海明毅然决定创业,凭借着在轮胎行业摸爬滚打了四年所积累的人脉关系,创办了鹰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代理轮胎充氮机。事实上,郭的公司当时总共就两个人,郭本人以及一个前台接线员。为了卖掉手上的设备,郭海明摊开中国地图,沿着京九线,踏上了 “每天跑一个省”的火车之旅,比如今天在长沙、明天在武汉、后天在郑州。当他的MBA同学有的已经当上了外企高级白领、坐飞机打高球叹咖啡的时候,他却满头大汗地和民工兄弟们挤在一起,利用火车上的狭小空间和宝贵空闲联系客户开拓市场,马不停蹄地推销设备。潮汕人是出了名的拼搏一族,可以说,是郭海明勤劳肯吃苦的精神为他赚来了第一桶金。
成功踏出了第一步之后,郭海明顺势而上,他的企业从单纯的设备代理到OEM再到自己主权生产,从单一产品到多个产品,鹰驰用不长的时间就已经发展成为致力于轿车和卡车轮胎服务设备和工具的专业供应商和服务商,研发、加工生产和销售形成一条龙。鹰驰的产品囊括了轿车及卡车轮胎氮气机、拆装机、平衡机、四轮定位仪、轮胎自动定压充气机、爆充、轮胎服务工具。
截止到2010年,鹰驰的年销售额过千万,公司总部位于广州,并设有研发中心和加工生产基地。公司员工超过百人,产品也早已经销往国内各省市,并出口到意大利、西班牙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在鹰驰的公司网站上,我们看到多张与外商洽谈的照片,而每一张照片都少不了郭海明的身影。郭海明坦言,没有他谈不成的业务,从公司创立的第一天起,他就是公司的头号业务员,至今仍然也是。
(四)涉足不同领域
在天天和轮胎打交道的过程中,郭海明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商机:轮胎店面装修市场急需高品质的服务商。尤其是国外的轮胎品牌,更加讲究统一、规范、高品质的店面装修,而市场上装修商虽然大把,但是品质参差不齐,很多轮胎店正在为到哪里找好的服务商而头痛。在鹰驰创办了三年、业务已经走上正轨,并且在厂房建设、设备生产、销售网络建设等方面也已经积累一定经验之后,2006年,郭大胆决定,创办名雅广告,开始涉足店面装修行业。
如果说第一次创业难,难在公司小人员少;第二次创业难,却难在门外汉从头学起。店面装修看似容易,实际上多个环节相扣、作业流程复杂、客户要求高、品质控制难。郭海明说,如果是同样规模的店面装修,如今只要两个工人花一天时间就能做好,但是当初最开始的时候,却需要他亲自带领6、7个工人花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做好,而且做好之后还不断接到客户各种投诉,要求整改等等。那个在烈日寒风中带头爬高上低的装修工头,谁也想不到他居然是当年稳坐办公室的公务员、也更加想不到是毕业于名校的天子骄子。郭海明此刻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如果遇到困难就退缩,那就什么事也做不了!”靠着这样的信念支持,郭海明咬紧牙关渡过了最初最困难的时期。同时,他迅速从失败教训中吸取经验、从客户反馈中吸收营养,以“专注、细节、优质”的服务,赢得一个又一个客户。如今,名雅广告的服务对象几乎囊括了所有知名的轮胎企业,包括米其林、固特异、倍耐力、耐克森、德国马牌、固铂等等,业绩呈现健康稳定的增长。名雅广告从当初只有1个设计师发展到今天有15个设计师,从1个施工经理发展到现在有超过40个施工经理,每年都在成长,2010年预计营业额超7000万,计划2011年更是要过亿。
就在我们采访郭海明的时候,他透露了一个更令人兴奋的消息,名雅广告已经拿下了富士相机这样的非轮胎零售店面装修工程,他的下一步目标就是把名雅广告打造成辐射全国的零售店面装修专家。富士犹如一扇窗,给郭海明打开了一个无限宽广的市场。
在郭海明眼里,鹰驰设备和名雅广告就是他一手带大的两个孩子。鹰驰设备是长子,相处时间长、父子感情深;名雅广告是次子,年轻有活力、前途无限好。这两个孩子无论哪个都是他的心头肉,都倾注了他无尽的心血。
就像潮汕人信奉多子多福一样,“郭海明企业家族”最近又增加了两个成员:一个是从名雅广告衍生出来的礼品公司,另一个则再一次出乎人们的预料,尽显潮人本色--他并购了一间3D动漫公司,跟北京电影学院合作,即将出品两部动漫电影。这显然是个烧钱的计划,但是郭海明坚持:“在商场上要有前瞻性,看好了就大胆去做,如果等别人都已经去做了才动手,那就太晚了,也绝不会成功。”
我们期待着,除了在商场中穿行时看到越来越多名雅广告装修的零售店面,还能在某天坐进电影院欣赏3D动漫大片《黄飞鸿》和《魔力眼睛》,你会在影片开映前看到出品人的名字:郭海明。
郭海明创业语录:
--“熟哪一行,就做哪一行。我熟悉轮胎、了解轮胎行业,所以我就从轮胎开始创业。”
--“创业之初是很困难的。如果遇到困难就退缩,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我希望我的企业稳打稳扎,整间公司的运作必须是良性的。”
--“我对员工(在福利方面等)很好,但同时对他们的要求很高,我要求中层干部必须要一丝不苟、注意细节,要勤于思考问题。”
--“作为企业老板,作为管理层,必须要教给员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投资风险要在可控制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