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广州市昭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建国
在广州市宁静的科学城绿荫中,坐落着许多高新科技公司,中国电子元器件零售商和增值服务商之一——广州市昭创电子科技公司,也在这安静的城市一角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每天陆续出没的高新技术人才,悄悄诠释着它作为电子科技行业潜力公司的身份。 昭创电子公司的当家掌门人——总经理薛建国先生,看到的却不仅是科学城的绿荫和技术创新氛围,还看到了全球电子风云和商海人生起伏之机。 共赢理念的实践者 从2005年至今,薛建国创立的昭创电子公司已稳步发展成一家专业的电子公司,而薛建国在挫折和成功中积累起的企业经营理念,始终引领着昭创电子的前进方式。 与一般同行不一样的是,昭创电子的业务开拓方式并不是发展更多的客户,把产品卖给更多的人,而是以优质的质量和诚信赢得老客户的信任,取得固有客户的大订单和更广的订货范围。 薛建国认为,这种经营方式才是企业互惠和共赢之道。为了获得共赢的效果,昭创电子甚至会主动培养供应商。 “公司有钱赚的时候要多给供应商赚钱,让供应商发展,从而提供更好的产品给我们,而不能像一些企业,每年都要换一批供应商,拼命压榨供应商的利润,结果导致供应商没盈利,做不下去,自己也跟着麻烦。生产厂家对我来说就是供应商,我对我的客户来说就是供应商,但我不是单独代理一两家工厂的产品,我的渠道非常多,国内外知名的品牌产品我都做。” 除了共赢理念,薛建国也没有忘记任何企业的生存之本——诚信。 “从业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没因为质量问题受到过客户的投诉。很多公司之所以最终做不下去就是因为靠欺骗客户赚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做一个死一个,没有回头客。为什么要诚信第一,这还是一个责任的问题,因为我卖给客户的东西有可能才是一两个零件,几块钱,但是客户的机器却可能是几十万一台,不能因为几块钱的质量,让客户几十万的机器发生问题。”薛建国诚恳地说。 在共赢和诚信的原则下,昭创电子聆听着国际电子行业的新动向,关注着我国电子产业的最新动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行业技术信息服务和众多电子元器件产品,这家科技公司以技术和质量,正稳步地迈向前方。 那么,薛建国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他的事业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与众不同的年轻人 薛建国接触电子行业,要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算起,那时候他还只不过是个电子专业的大学生,而电子专业在中国还是个新鲜事物,大学生们甚至连台电脑都没有,更谈不上畅游网络空间、了解世界大潮了。 这时候的电子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却日新月异,推动着电子行业的风云变幻。席卷全球的新技术改革和信息化大潮敲击着中国电子行业的大门。 闭塞于北中国内陆的大学校园里,薛建国似乎比很多依然懵懵懂懂地过着书斋生活的同龄人有更敏锐的先觉。不走在行列的前沿,就会被时代淘汰。这种先觉和忧患意识左右着年轻的薛建国,使他做出了与众不同的举动:用学费买电脑。 当时,电脑在校园里还特别新鲜,用学费买电脑更是闻所未闻:这种消费观念似乎太超前了。其实,这对薛建国来说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消费观念,而是一种超前意识,一种投资未来的行为。 有了电脑,薛建国对计算机的了解就不是一般同龄人可比的,他迅速跻身国内为数不多了解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人群中。互联网世界拓宽了薛建国的眼界,改变了他的生活。那时候的薛建国不单迅速了解了国内各种信息和技术,还通过网络平台联系起了外国,俨然已是“地球村”的一员。 身在中国西安一隅的薛建国,成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现实典范,也学到了很多同学难以接触到的东西,培养出了广阔的视界和国际眼光,与众不同的意识和行动使他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而看到他的改变和成长,同龄们似乎也坐不住了,纷纷起而效仿,投入到了信息大潮之中。 这段学院生活拉近了学习和实践的距离,也成了薛建国创立电子科技公司的人生基础。 第一次创业 走出校园生活的薛建国,从西安来到广州,迅速投入华南商业热土,从小公司的小职员开始了自己的职业道路。从2001年到2003年,打工时代的薛建国历经销售、财务、管理、采购等职位,骨子里展现出吃苦耐劳、不计小失的特性。同事们都知道这个年轻小伙子任劳任怨,不跟人计较,特别容易相处。大家都不愿意干的活,薛建国会主动包揽;大家都不会干的活,薛建国也是能者多劳。这种勤奋刻苦的品性让薛建国在积累了人缘的同时,更学到了很多东西,个人能力得到了最大的锻炼。 踏实工作、用心学习的薛建国进步神速,很快成为老板的重点栽培对象,深入企业管理和行业潮流之中,这期间,他不仅积累了人脉,拓展了渠道,也把自己训练成了一个有经验的管理者和有专业能力的技术人才。 这时候,时代信息化大潮已把电子行业带到了中国经济领域的中央地带,电子行业在中国经历了萌生、发展阶段,但国内的电子技术却还远远没有跟上西方步伐。引进创新技术、发展电子行业成为一时之急。随着薛建国对电子行业了解的深入,他越来越感觉到作为一名中国人,自己应该肩负起促进中国电子行业发展的责任。 2003年,薛建国下定决心出来创业。不久,薛建国与几位朋友合资成立了一家电子元器件公司。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产品,它与制造业、电子设备、电子材料制造业以及电子整机装联制造业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电子基础产品产业链,因此,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是电子信息产业链条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而电子元器件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浓缩的电子发展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技术开始在西方发展起来,到了20世纪后期,已是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在中国,一直到了21世纪初,电子技术依然方兴未艾,这时候,摸清了行业情况的薛建国选择电子元器件作为创业的起点,也可说是得风气之先。 但这明智的选择却没有给薛建国带来创业成功的喜悦。短短两年之后,这家电子元器件公司就夭折于创业初期了。这种良好的创业机遇怎么会如此短命,不单没有造就一个成功企业反倒很快就夭折呢? 这问题要从公司结构说起。原来,这家元器件公司是薛建国和好友一起创立的合资合作公司,开始运营之后,业绩其实很不错,公司很快就盈利了。问题恰好就是出现在盈利之后。因为是合资公司,众人意见不一,观念相异,内部很快出现分歧,使公司的运作蒙上了一层阴云。雪上加霜的是,不久公司的资产居然遭到偷转,这一事件对这家刚起步的小公司来说无异于致命一击,终于导致公司倒闭。 初次创业的失败给薛建国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教训,让他意识到企业的管理和资产结构是一个公司存败兴亡的重要因素,要让公司顺利运营发展,就不能再让这种混乱的情形出现。 中国电子行业的弄潮儿 坎坷过后,薛建国重整旗鼓,开始了人生的新旅程。2005年,广州昭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又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这一次,薛建国学乖了,断然拒绝任何人合资的要求,就连一个好友出全资让他开公司的好意,薛建国也没有接受。 一切从零开始,但薛建国并不慌乱。他有渠道,也有人脉,技术经验也很丰富,创业所需要的条件他都具备了,只看他能不能好好利用这些资源了。 第二次创业,薛建国依然钟情于电子元器件产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电子信息这个新兴行业,在薛建国看来依然是大机遇,也是电子专业出身的薛建国的创业使命: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改变中国电子信息行业技术落后的局面,这是中国电子企业的责任,也是它们的发展机遇所在。 5年过去,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和深入发展,国内电子信息行业呈现出燎原之势,如今,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重要产业,而电子元器件则是产业中的基础产品。无论是国防军事领域、生产建设工程还是在日常消费领域,电子元器件无处不在。 借着信息化的顺风,广州昭创电子科技公司也迅速成长为一家专业的电子元器件零售商和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产品资料、产品方案、产品选型、供货保证及物流服务等全套服务。 薛建国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利用自己的优势:从大学时代就积累起的国外资源。 原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核心技术并没有跟上来。与世界主要电子强国相比,我国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主要依赖进口,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亟待完善,自主装备能力亟须增强。这些不足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信息化的推进速度。而昭创电子凭借有利的海外关系,与世界诸多半导体厂商建立起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引进高新技术,引领行业先锋,自然而然就成了昭创电子公司的优势。 后记 作为经历过挫败与辉煌的创业人士,薛建国对所有准备创业年轻人寄言:创业需要条件,必须技术、人脉资源都具备,而这个基础要靠前期踏踏实实做事来获得,不能好高骛远,没有准备好就出来创业。 不仅如此,一个有创业梦想的人,还必须是一个好学的人。薛建国本人就是一个勤奋上进的好例子,他经常参加各种课程,到暨南大学进修MBA,加入大学MBA联谊会,担任秘书处办公室主任和EMBA俱乐部副秘书长等职务,通过与同行和专家的频繁交流,学到更多宝贵的知识。而这些丰富的知识积累,让薛建国保持着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先觉,成为他事业成功的一大基点。
|
|
|
特别推荐 |
 |
许又岚:鲲鹏展翅九万里 |
|
 |
陈景河:黄金山上撰写黄金人生 |
|
 |
魏伟伟:甜蜜鸟背后的故事 |
|
 |
王子耀:悬壶济世为苍生 |
|
 |
陈爱娟:一棵会开花的树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