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作为国学的儒家学说对于建设现代和谐社会与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提倡人道、礼法、道德、民本、仁政、王道,强调中庸之道、天地合一。治理国家要以人为本、体现民意,管理企业要以人为本、提倡仁义道德、遵纪守法,不可只图己利,忽视了对员工对社会的责任。儒家思想提倡仁者爱人,特别强调调和人和集体的关系,崇尚和而不同,在坚持自己的主张的同时也能够包容他人的主张。
儒家学说提倡“以人为本”思想与企业经营理念。重视人、以人为本,是儒家学说的基本精神和特征。正是基于对人的地位与价值的这种认识,儒家伦理把人作为研究的中心和关注的重点,提出“国以民为基”、“民贵君轻”、“民为邦本”、“以民为心”等重民思想,强调人心的向背是国之安危、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进而提出“尊人”、“爱民”、“保民”、“教民”、“利民”、“安民”、“养民、“富民”等等一系列思想和要求。儒家伦理这种“以人为本”的重民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现代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人是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与发展的前景,关键在人,在于人的素质的高低、人际关系的协调状况以及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的程度。因此,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把人作为经营管理的基础,尊重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重视职工素质的提高,注意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和企业凝聚力的增强,关心职工的需要,充分调动与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义利关系问题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内容。儒家伦理十分重视“义利之辩”,主张“义以为上”,“以利从义”,“以义导利”,强调义高于利,精神价值高于物质价值;强调个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主张“以天下为务”,“为天下兴利除害”。这种义利观对现代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毋庸置疑,企业作为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必须考虑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都必须首先以利润的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目标,没有利润的企业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然而,企业必竟又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整个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的求利活动是以产品或服务满足社会与民众的需要、服务民众、造福社会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企业的谋利活动,必须受伦理道德的制约,必须服从于国家兴旺、民众幸福这一更高的社会目标。
儒家思想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思想,强调“为政以德”、“正已正人”的企业领导作风。儒家伦理十分重视道德在管理中的作用,强调管理者的道德修养与道德示范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孔子指出:“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家伦理的这些思想,对现代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众所周知,企业领导者的思想素质和作风如何,对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营管理者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严格约束自己,公正廉洁,处处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务,企业的经营目标方能有效实现。
“中庸之道”是儒家伦理的重要思想,是儒家伦理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企业的决策和经营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孔子把中庸之道视为尽善尽美的道德与最高的道德标准,儒家所谓的“中庸之道”,决不像有些人所说的毫无原则性的折中调和,而是主张处理事情要“合乎法度”、恰当、适度,“执其两端取其中”,不偏向任何极端,以求对立两极的统一与中和。对此,宋朝朱熹将其注释为“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它肯定了处理事物要掌握一个“度”——适度,并要求人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种态度和方法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借鉴价值。
“居安思危”是儒家伦理的又一重要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这一思想为历代统治者所借鉴、推崇和运用,并产生了一定的安邦固国的实际作用。每个企业都面对国内、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承担着极大的经营风险。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必须居安思危,时刻想到可能存在和发生的问题与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消除与转化,使企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不挠的勤奋精神,力倡勤勉,是儒家又一传统思想,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视吃苦耐劳为美德,以至于世代相传成为民族精神,这也是中国民族企业得以振兴,企业家得以成才的法宝。孔孟的思想在中国世代相传,孔子提倡的“俭”为无数家庭作为持家的理念。
孔子强调 的“和为贵”正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思想,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应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多与上级和下属沟通,共同组建一支积极向上、团结协作、战无不胜的企业团队。
当今社会,我们需要大力提倡儒学思想,建设现代企业文化 。然而,也并非所有的儒学思想都能够促进社会的建设与经济的发展,我们应采取扬弃的正确态度对待儒学,时刻站在时代的高度,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坚持用一分为二的科学方法扬弃儒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